“我要装电脑!”
“不管!”
“我要装电脑!!”
“我不是卖电脑的!”
“我要装电脑!!!”
“好好好,你赢了……”
“我要剪片!还要4K吃鸡!请把主机控制在8000以内!”
“你滚……”
就这样,我被视频组的小伙伴拉上了贼船,这位家中电脑已年老体衰玩不动现代游戏的小伙伴,每天在办公室吭哧吭哧的偷偷玩吃鸡,可以说是非常的可怜了,于是老夫动了恻隐之心,竟然想把他装电脑……然而遇到了处女座真的是……确定配置就废了九牛二虎之力。
作为一个日常以剪视频和做后期为主要工作内容的工种,这枚小伙伴对于电脑的要求可以说是十分之变态了,对视频剪辑有所了解的小伙伴应该可以理解。更加雪上加霜的是略微有些遥远的618购物节,这枚小伙伴在其他同事的鼓动下,买了一台43英寸的4K显示器!可以说是蔚为壮观了,当公司出现一面“墙”一样的显示器时,笔者还以为谁抬了台电视过来用……
于是痛苦的选机过程便开始了。最开始的需求呢,是在家以玩游戏为主,兼顾剪片与后期,但预算只有8k!!于是本着当代游戏对显卡要求特别变态,对CPU却没有太大压力的想法,以保显卡为主。讲道理,真的想用4K屏幕玩游戏,没有块GTX1080以上的显卡有些说不过去吧,为了让显卡发挥出应有的能力,处理器和主板也不能太弱成为瓶颈。于是在权衡有限的预算和4K分辨率输出后,GTX1070Ti成为了当仁不让的首选,价格不到3500,但性能却只是略逊于GTX1080,4K下虽然没戏,但2K下还是很稳的,性价比很高。最重要的是,在RTX2080刚刚的现在,入手一块GTX1080/1080Ti实在是显得有点傻。于是最初版的配置单便诞生了!
显卡我们选择了来自索泰的GTX1070Ti至尊Plus版,核心频率1607-1683MHz,显存频率8008MHz,8192/256bit的8GB GDDR5显存,整体功耗180W,标配五热管三风扇散热,还附送了一个帮助显卡电路散热的小号背板风扇(还可以选配核心背板风扇),各方面都无可挑剔,索泰这几年的用料和品质也算是有目共睹,如果非要挑毛病的话,就是RGB灯实在是太丑了,一点不夸张,真真的跑马灯……
为了在有限的预算内,最大限度上保证显卡的性能,处理器不得不降级选择了i5-8400处理器,虽说是降级,但在CPU天梯中也已经算得上中上游的处理器。内存嘛,兼顾剪片与游戏,32G也是妥妥跑不了的。本以为一劳永逸,只待装机,没想到处女座同事突发强迫症:我要8核16个框框的!公司用着i7-5820K,天梯还要略强于i5-8400,家里怎么能用更低档的处理器?!于是乎只能推翻重来……
不过在有限的预算中,为了保证有16个框框,英特尔怕是……虽然在游戏中相对表现更好,但售价高达2899元的i7-8700k也依然是6核设计,最终也只能忍痛舍弃。那么就只能选择知名推土机、打桩机、压路机生厂商——AMD了!虽然各种打桩机时代被英特尔虐的不要不要的,但自从走上代工时代,终于用上了现代工艺制程后,AMD终于凭借Ryzen系列产品重回中央舞台。
而Ryzen二代的八核入门款就是Ryzen 7 2700了,这也当仁不让的本次装机的首选。该处理器采用8核心16线程设计,采用12nm FinFET工艺,基础频率3.2GHz,睿频4.1GHz,4MB二级缓存,16MB三级缓存,默认TDP65W,是第二代锐龙系列的次旗舰产品。对于剪片,尤其是输出这种需求,更多的是看中处理器的多线程能力,通常来说核心越多,输出的速度越快,Ryzen 7 2700的八核十六线程恰好符合这一需求。大家可以猜猜英特尔的八核处理器的售价?
与此搭配,主板当然也要从英特尔平台更换为AMD平台,恰好发现某东有微星X470主板与Ryzen 7 2700的套装,果断入手。从Z370到X470,预算只增加了350元的前提下,处理器和主板都有了不小的升级,尤其是后者,农企重新崛起果然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不过就在即将下单的那一刻,处女座同事得知我们以游戏为主导的配机思路后,竟然震惊的表示“你们以为我真的是要玩游戏吗?我是要工作啊,我要剪片啊!” 这时只留下一脸黑线的我们默默思考怎样降低预算……比如减配到GTX1060?节省一千大洋呢!
剪片和视频后期这种需求,反而对显卡的要求不是很高,包括PR在内的一系列Adobe软件,依旧是主要吃处理器性能,其“水银加速”对显卡的需求其实并不是很高,尤其是这一代的英伟达显卡的性能相比GTX9系显卡已经有了大幅度提升,GTX1050以上的显卡对于渲染的速度提升基本上没有太大区别。因此这类工作需求其实没有必要配备非常昂贵的显卡。不过好在“反复无常”的小伙伴再次表示:“偶尔”还是要玩玩游戏的……
不过最后笔者还是小幅调整了配置清单,预算不仅没减,反而还增加了一丢丢!主要加强了散热配置。虽然Ryzen 7 2700的TDP只有65W,但毕竟是八核十六线程的处理器,在使用PR进行输出时,全力工作的发热量不容小觑,散热还是要做到位的。
替代大霜塔的就是来自TT的蛟龙240一体式水冷,两个12寸的散热风扇+大面积的散热隔栅,能迅速带走处理器的热量,安装在侧壁的冷排也能减少热空气对机箱风道的干扰,没准哪天还可以随手小小超个频,Ryzen2700还是有点潜力的。虽然一体式水冷已经大幅降低了安装难度,但繁琐度显然还是要高于风冷散热器的,尤其是RGB(跑马灯)供电线,需要用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对于不喜欢水冷的用户来说,也可以考虑同价位的风冷,这个价位差不多可以买到猫头鹰NH-D15和利民银箭这种变态级的强力风冷了。
机箱方面,从乔思伯UMX4更换为追风者P350X,不仅是出于削减预算的角度,更是考虑到散热问题。的确,论外观显然是乔思伯UMX4更胜一筹,铝镁合金的拉丝外壳+全透侧板,RGB亮起来帅的不要不要的,但过于紧凑的节凑设计,也导致了它进气能力一般,对于如此高强度使用的工作电脑来说有些得不偿失,于是只能忍痛割爱。
电源方面,选择了海韵的650W金牌电源,说起这个品牌可能很多人不是很熟悉,但其代工的海盗船和安钛克可以称得上是如雷贯耳了,这家老牌台湾厂商也慢慢从幕后走向台前。拥有多年电源代工经验的海韵精于产品研发,在波纹、稳压上比较有优势。不过部分产品曾出现过开关电路“啸叫”的问题,所以海韵被网友戏称为“海啸”。可能有部分童靴会觉得电源有点点小贵,但其实这是最不能省钱的部分,一个供电稳定的电源,对于任何电器来说都是最根本的基础,而且像海韵这种十年保的品牌,几乎是可以用到地老天荒的。
至于SSD嘛,其实三星970EVO并不是性能最佳的选择,但综合考虑到价格、售后、稳定性和性能后,退而求其次选择了四平八稳,但至少不会翻车的250G三星970 EVO。不拍4K的话,250G也勉勉强够用了嘛……(并不)
好了,我们本次的吃鸡/剪片装机之路到这里为止啦,选择各个配件的原因也大致有所介绍,如果各位读者有同样的装机需求不妨可以参考一下,或者有什么想法,可以在留言区与机哥一起讨论噢。
关注我们的微博@爱搞机
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爱搞机(playphone)
当然,也关注我们的哔哩哔哩账号:爱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