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环已经风靡了好久,有些品牌已经推出了好几代产品,魅族在产业链上的布局慢了一拍,才跟上节奏,在推出了自家品牌的智能手表后又推出这款智能手环——魅族H1,中国有句俗话叫“后来者居上”,魅族作为一名后来者,能否吸取前者的经验,完善自己的产品呢?
开箱
产品包装使用了纯黑色风格,看上去挺有档次的,风格继承了魅族简洁大方的设计理念。背面有产品简单的介绍,封口胶是普通的透明胶带,没有防伪作用。盒子的阻尼有点大,而盒子里的产品很轻,甩都甩不出来,因此打开有点难度。
盒子内部的设计挺新颖的,用一块塑料制作了三个塑料卡扣进行固定,在盒子的下层存放了充电棒和说明书。
看眼全家福,整个产品只有一个手环,一个充电棒,说明书和三包凭证。
我挺好奇,不知道谁设计的这根充电棒,我是不喜欢这样的悬挂式充电方式,不明白为什么不用柔性的usb线,而且额外的专用充电设备一旦丢失,挺难购买的,另外产品没有赠送电源适配器。
外观
魅族这款手环采用了隐藏式的Led屏幕、一体成型、双色注塑等工艺,食品级的TPU材料让手环的质感更加舒服,产品只有黑色这一种颜色可以选择,由于是一体成型,并不能更换外壳,用户没有选择的余地,魅族也失去了出售外壳的额外收入。
屏幕隐藏在手环里,可能是这个原因,显示的亮度要略逊于我之前体验过的其它手环,屏幕下方有一处凸点,是手环的触控区域,点击可以切换显示内容。
可切换的内容有步数、卡路里消耗、心率、电量和查找手机,小凸点的设计,对于强迫症的人有点小尴尬,总想去抠掉它……
我之前给老婆买的手环,她带了一段时间就不带了,原因竟然是容易脱手,而魅族这款手环机身采用了一体式的设计,表带采用了金属反扣设计,这样的设计使手环更贴合手腕,且不容易丢失。
手环的背面有AMS光电容心率传感器和充电触点,奇怪的是,触点有四个,充电棒上却只有两个触点。
APP体验
魅族这款手环需要专用的app进行配合使用,可以通过扫描盒子背面的二维码或直接在应用中心中搜索魅族手环进行下载。
使用前时候,首先要设定使用者的性别、年龄、身高和体重,并设定锻炼目标。
设定完成后才能对设备进行绑定操作,搜索到手环后点击进行连接,手环会出现震动,屏幕上出现三个小点,此时立即要点一下手环上的按键进行确认,绑定成功之后会有新的固件提供下载。
升级的过程挺有趣的,手环上会显示一个向上的箭头。
app的主界面是当日的行走步数显示,点一下中间大圆环可以进入活动记录,首页显示的依然是当日各个时间段的行走记录,滑动上面的日期,可以查看从使用以来所有日期的行走记录,不过没有日历界面供选择,查找较久的时间有点不容易。统计界面可以根据天、周、月三种形式统计行走记录的平均值。
首页右上角奔跑的小人图标,是跑步界面的入口,这个功能会调取gps信号,绘制出行走的路线,计算跑步的里程和时间,同时会开启动态心率,持续监测心跳次数,当心跳超过设定的数值时,手环会发出两声震动进行提醒。
除了实时动态心率,手环在平时也会自动检测心率,静态心率的数据被记录在了心率这一栏中,也可以根据时间查看使用以来任意一天的数据。
魅族手环可以记录睡眠数据,因此建议睡觉的时候也要佩戴,不要拿下来。他可以根据身体的状况,判断出大体的睡眠时间、深度睡眠时间、浅睡眠时间和清醒时间。我无法判断深睡眠和浅睡眠是否准确,但统计的睡眠时间根据我的体验,是比较准确的。所有的数据统计,都可以通过右上角的分享按钮分享到朋友圈等社交媒体。
除了上面说到的功能,在设置界面还可以定制魅族手环的更多功能,可以开启来电提醒,短信提醒,微信QQ等社交软件信息提醒,查找手机,还有久坐提醒的功能。但app并不记录久坐的时间。
通过第三方接入的二维码,可以将手环接入到微信运动中,将设备绑定到微信会自动关注魅族智能家居公众号。
微信运动开启的方法很简单,直接搜索微信运动,在微信运动里可以查看步数排行榜,可以看到好友之间的运动数据。但不知道什么原因,我的运动数据来源于手机,而不是魅族手环。
试用体验
体验过程中我一直和另一款手环一起佩戴。魅族手环每天记录的步数始终比另一款手环要多一些,于是我测试了一下,我步行了500步,结果两款手环都统计了514步,因此我也不清楚,魅族究竟在哪里比另一款手环多记了几百步。
总结
经过这段时间的体验,我觉得这款手环佩戴起来非常的舒服,不愧是亲肌材质,抬腕亮屏的识别度非常的高,只要手腕轻轻的转动,它就会显示出来。当然,它也有一些问题。比如官方宣传自动心率情况下,待机为七天,我的体验感觉,不知道是否微信提醒过于耗电,一般待机只有五天,当电量不足的时候,手机将无法和手环连接,不过不用担心,数据都在手环里保存着。还有显示的亮度有点低,在户外的清晰度不如其它手环。另外就是不向微信运动提供数据也是个问题,希望能今早改善。
抱歉,产品库没有您要找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