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打模块化的Moto Z是今年智能手机市场极具差异化的产品之一,刀锋般的轻薄机身外加模块化的设计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目前的Moto Z有4款功能模块,分别是摩眼-哈苏模块、摩影-投影模块、摩音-JBL音响模块、摩电-电池模块,这四个模块犹如四件武器装备,Moto Z在装备不同模块后可在相应的功能方面得到实质性的增强提升。
我们爱搞机(公众号:爱搞机)这次也同时凑齐了这四款售价高昂的功能模块,在开始它们的评测之前,我们先来仔细看看它们的真容。
Moto Z采用高标号不锈钢背板,刀锋设计,机身边框极具金属感。Moto Z将金属隔断条放在了USB Type-C接口和顶部这两个不明显的位置,让整机更具一体感。可惜的是背部的摄像头过于突出且面积太大,难以真正延续Moto辉煌一时的“刀锋精神”。
哈苏模块可谓是Moto Z四款模块当中关注度最高的功能模块,装备上哈苏模块后的Moto Z会弃用后置摄像头而直接使用哈苏模块进行拍摄。哈苏模块的焦段为4.5~45mm(等效35mm焦段:25~250mm),具备十倍光学变焦,光圈:F3.5~6.5,手动ISO最高3200,没有光学防抖,模块配备了一颗电源/录制按键、变焦波轮、氙气闪光灯、辅光灯。
装备上哈苏模块后,在启动后置拍摄时,哈苏的镜头就会伸出,只有在退出后置拍摄时镜头才会缩回去。
和其它三款模块一样,哈苏模块也是通过触点与Moto Z进行连接,模块与Moto Z之间通过磁力相粘合。
哈苏模块上的变焦波轮和电源/录像键
说来有点讽刺,哈苏模块的厚度比Moto Z还要厚,特别是镜头和把手部分,厚度:9~15.1mm,好在实际使用中,装备了哈苏模块的Moto Z还是能轻松放入口袋的。
每个模块在底部都留一条缝隙,通过缝隙用手可直接分离模块与Moto Z。
哈苏模块的信仰Logo“H”
投影模块的体积也不小,重量为120g,而且还内置风扇,在投影灯泡的左右两边有两个键,一个是用于调节投影对焦的波轮,一个是投影开机键。由于是便携投影仪,因此它的投影效果自然无法比肩专业投影设备,虽然官方声称最大投影面积为70吋,但是它的投影分辨率仅有854x480 (480p),对比度为500:1,亮度为50流明,对于这种低分辨率,低流明的便携投影仪来说,画面越大,意味着图像越模糊......
投影模块背部的金属盖板用作支撑
用于调节投影对焦的波轮
可以从投影模块的缝隙中看到风扇
JBL音响模块的厚度为13mm,重量为145g,配备了两个直径 27 毫米的立体声扬声器,每个扬声器的功率为3W,最高响度:80dBSPL @ 0.5m,自带电池容量为1000mAh,背部有用于单独充电的USB Type-C接口。
用于支撑的脚架
JBL音响模块的功能相对简单,即接即用背部有金属网格
电池模块的厚度仅为6.2 mm,重:79g,是四款模块中最小巧的。它可为Moto Z提供2220mAh的额外电量,也是即接即用,它的厚度相对于其它三者而言要薄一些。电池模块可通过Moto Z的原装适配器进行充电,充电规格:2.2A/11W。
我们的微信公众号:playphone
更多精品专业评测,更多好玩有趣视频,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爱搞机》和《搞机啦》。关注爱搞机,分享美好数字生活。
抱歉,产品库没有您要找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