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折叠自行车,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老(自行车)司机,我想告诉正在读本文的你:如果你对骑行有那么一点点兴趣,不管你是文青、屌丝、上班族、装备控、杀马特、小清新,亦或是想看景健身的中年大叔,你都应该拥有一辆折叠车!
当然大叔我已经有了——还不止一辆。不过当看到700bike银河小折试用招募贴时候,还是被它的外观和智能模块吸引,所以在认真提交了测试申请后不久,700bike银河摆在了我面前。本测评将通过一次长途骑行,从我的视角帮助大家深入了解这台700bike银河。
城市出行篇
我收到的是一台红色的银河,用了一个超大的硬质纸箱(0.85*0.46*0.75立方米)包装,毛重17.5公斤,搬起来稍显费力。拆包装比较方便,轻轻地沿着边沿上拉,就能把上盖拉开。箱内的银河被细心的折叠起来并做了很好的保护。二话不说,马上把小折搬出来。
新出厂的银河拆开保护套后可正常打开,同时需要按照把横上箭头所示调整角度。胎压不是很足,是为了防止空运过程中爆胎,短距离的骑一下应该是没问题。
随车一起赠送的还有一个小牛皮纸盒,盒子内是明细单、保修卡、说明书、用户手册等以及一套六角扳手。六角扳手可用于调整把横,并且根据自己习惯调整刹把、指拨的角度。
银河小折非常容易折叠和打开,通常只需要三步(反之亦然):
拉起坐杆到合适的高度,锁死。
扶起头管并就位,锁止卡扣。
打开大梁,折叠扣就位并锁止。
接触过自行车运动的人,对折叠和打开银河不会感觉有任何的困难。如果没有经验,则需要摸索或者朋友稍微指导一下,一次演示就可以学会。
装好的银河就摆在办公室卡位的走道边开始充电。是的,要充电,收到车的时候,这辆银河是完全没有电的状态。至于为什么要给自行车充电,因为它的头管内有一套智能模块,后文会提到。
开箱部分就这么多,其实开箱图文和配置展示,网络上已经有不少,各位可能都已经看过。我更想从我的关注点讲讲其他不一样的内容。
尺寸
本人身高184厘米,骑惯了19寸或18寸车架L码的山地车。之前选购折叠车时,会非常注意车架的尺寸和几何结构,希望折叠车能最大程度地提供类似大车的骑乘感受。实际试车时,常碰到过车身尺寸不合身高的情况。
银河的资料介绍:“车架几何更大兼容了身高1.55-1.90米客户人群”,在没有收到货见到真正的银河之前,我一直心存疑虑。700bike官网上这张图更是加深了我的担忧:
就是上面这张图(其实还有其他图例如:http://www.700store.com/yinhe#S17 ),能看出来我的担忧么?它的前把竖管角度——看起来太靠后,如果那样可能会导致骑起来会很不舒服。
这个担心一直持续到收到真车之后。骑上去的第一下,我就知道,没问题,非常合适!研究后发现,量产车的头管倾角已经做了调整,增加了前倾角度。
上图是银河和我的20寸上海鸟软尾对比。熟悉上海鸟的人都知道,那是一辆人体工学上很接近大车体验的折叠车。看这张图,排除空间透视的误差量,可以看到两车的轴距、坐立管倾角(73.5度)、坐垫位置、把横的位置、五通、踏板位置,几乎完全一样。量产产品的头管的角度已经做了调整,变得更加合理。它关键部件的几何位置坐标,对于185左右身高的人来说,完全没有问题!我本人骑起来可以用舒服来形容。
银河采用大梁横向折叠无后下叉的设计。整个前叉、大梁、后叉连贯成了一个由折线构成的上框。看起来具有一种简单明快的几何美感,对于我这种理工科背景的人来说有很高的吸引力。红色又显得比较亮眼,所以在街上的时候回头率很高。基本上碰到的人都会询问银河的情况,也有妹子见到这辆银河时惊呼“这辆车好酷!”。
银河车架最亮眼的工艺,个人觉得应该是所谓“3D一体锻造”的头管、立管、前叉,以及分叉的后叉。也就是说这些部位是完全没用到焊接技术的。整个车架上,只有五通位置上有鱼鳞焊的痕迹;后叉连接加强件以及坐管采用普通焊接工艺。车身的漆水功夫做的非常好,配合明快简洁的几何结构车架,显得特别流畅和顺滑。
请原谅我发的这些照片,大部分都是手机随走随拍,少量照片使用老单反拍摄,加上网站对图片加水印和压缩,导致图片质量不佳。不过请相信我,银河的做工、油漆,绝对可以算折叠车里的上等水平。
上图是官方网站关于银河Glaxy的详细配置,细细看来还是有不少亮点。比如1.75凯夫拉防刺轮胎;比如SRAM X5变速套件;比如彦豪机械碟刹。可以看出来银河的配置还是比较有诚意,选用的都算是档次还不错的配件。当然,配件都不是一辆车最重要的因素,因为基本都可以更换升级,所以作为灵魂的车架的参数就特别关键。
前叉开档100mm、后叉开档135mm,都是标准参数,表示前后轮都可以自由升级改装;碟刹座使用彦豪机械碟刹,配合140mm碟片,也可以随意更换;把横、刹把、手拨、后变速,这些更不是问题。如果愿意折腾,升级改装还是蛮方便。比如给银河换一个内三外九的后花鼓,再换一个齿数小一点的牙盘,增加银河的换挡变速能力。
对了,超轻一体护盘铝合金CNC中空牙盘,也算良心之选。主要是车架很厚实就偏重,所以在其它地方想办法减重。
唯一不是标准件的是坐管(上图),这个影响有点大。之所以银河要把坐管做成这种形状,我认为与后叉有关。由于后叉是大梁在坐管这里分叉延续铸造而成,并没有采用传统的焊接后叉设计,所以留给坐管穿过的空间有限,不得已的情况下才将坐管做成这种三角形。有媒体报道说这是水滴形坐管如何如何,实际上我觉得用等腰圆角三角形来描述更准确。前几天的市内骑行,坐管常常会在骑行一段距离后下挫几厘米。分析原因,猜测是因为等腰三角形的两边腰线(直线)在折叠扣扣死后,无法与外套管紧密接触加大摩擦力而导致的。如果坐管设计成水滴形或者卵形(弧线),则接触面更大,摩擦力估计更大,也许就不会下挫了。
不过很奇怪,在后面长途骑行的时候,一丁点下挫都没有发生。我猜测是因为长途开始的时候,坐管甩上了不少泥水,细砂砾随水渗入坐管与套管之间的夹层加大了摩擦力,阻止了下挫。这个待考证。
前文我建议所有对自行车骑行有兴趣的人都要拥有一辆折叠车,原因就是折叠车的便携性。
银河可以非常容易的折叠起来,折叠后的运输有两种方式:1.双轮并排推行;2.提着(壮汉适用)。这两种方式对于我来说都不是什么难事儿。稍微麻烦点的是,由于我较高,当推行的时候,需要把收起来的坐管稍微拉出一点便于推行,不然得弯腰手才能抓到坐垫。但是坐管抽出来太长牙盘就会暴露于没有保护的状态,停放放过程中牙盘容易被磕到(虽然有护盘也怕),所以要留意。
折叠后的银河几乎能跟着我出入城市的任何场所,试过的有:公交车、地铁、酒楼、宵夜摊、办公室、火车、高铁、超市、银行、咖啡厅、朋友家。有些场所咨询保安后甚至不用折叠也能直接推进去。暂时没试过的:电影院、医院、警察局、学校。稍微特殊的:火车和高铁,必须装到一个装车袋中作为行李,才能通过安检带上火车。
上图:公共汽车上,手机前置相机自拍,图花了。
上图:广州地铁,注意坐管没有完全下放,是为了便于推行;但又下放到刚好能保护到牙盘的程度。
上图:丢朋友家门口
上图:宵夜档
上图:提着,12.5公斤,女生肯定会比较吃力
一辆自行车,能骑那是最基本的要求,而当你不想骑或者需要改用其他交通工具的时候,折叠车在城市通勤中的便利性就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在试用的几天中,银河作为一辆折叠车完美地发挥了折叠车的特点,那就是——便携!
当然,基本所有的折叠车都会具备上面便携的特点,所以接下来说点不一样的。
700bike车系的特色在于智能化增强功能,银河的智能化系统由两部分构成:
一、头管上的智能设备,包含GPS模块、GSM模块和一个直径128像素的圆形OLED屏幕。模块会采集GPS数据,并通过移动网络上传到服务端。屏幕则显示一些运行时的状态信息。
二、700Bike手机APP软件。可以管理银河的状态、显示骑行历史数据和地图路径,并且有一定的社交功能。
上图就是智能模块的屏幕,最上面分别显示了GSM网络信号,GPS定位搜星状态,电池容量。中间是当前时间(通过GPS卫星授时),然后是当前的速度(GPS计算得出),最下面是单次骑行的距离。车上的智能模块只显示数据,所有的交互和管理功能都是通过手机APP完成。
700Bike有专属的手机软件,安装后需要注册账号,设定车主相关信息,并通过扫描说明书上的激活码将银河关联到手机APP上。这过程还有个小插曲:关联的时候出了点小故障,后来通过400电话联系客服很快解决。银河关联到手机软件账号后,软件就会显示银河相关的信息。
新车拿到第一件事情是——刷固件升级智能模块。
升级前需要车车的电量高于30%,升级过程很短,仿佛是通过蓝牙接口完成的,待确认。
在之前没有700Bike的骑行经历中,我都是用一款能持续工作20小时以上的专用GPS轨迹记录仪记录走过的路线。很自然就想了解银河这个内置模块电池续航时间如何。测试结果记录如下:
充电时间很短,2A的手机充电器一小时内可以充满。
充满电后,一周内断断续续骑行约30公里,闲时放在阳台,停放约1周后还有大约一半的电量。
充满电后,一次长途骑行115公里约15小时(包括中途休息和火车上),除休息停车时模块休眠外,全程GPS定位+屏幕显示,到家显示还有大约一半的电量。
长途结束4天后,用APP查询显示还剩26%的电量。
长途结束5天后,用APP查询显示还剩21%的电量。
长途结束6天后,用APP查询显示还剩14%的电量。
印象中GPS是个吃电大户,而银河充一次电骑一天毫无压力,对于这个结果还是很满意的。好奇银河的智能模块采用的什么主控方案和GPS芯片,电池容量是多少。
智能模块还有一个功能是防盗和丢失后定位寻回,由于我很少将自行车置于不安全的地方或者离开视线范围,所以这个功能直接略过。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其他测评文章。
顺便提一下,如果能通过手机上传规划好的路径到智能模块内用于导航,那简直就太好了。希望官方能听到我的声音,考虑下满足一个户外长途爱好者的需求。
在拿到车之前我就计划使用银河完成一次长途骑行——因为银河的参数看起来非常适合:自带GPS轨迹记录模块、20寸轮径、1.75凯夫拉防刺外胎、类似大车的骑行感受、厚重结实的大梁。就连不太适合长途爬坡的53T牙盘配11-28T后飞,都没能打消我的这个念头。
计划是这样:从广州南站乘高铁(蛙跳)到达韶关高铁站开始骑行,沿北江经过英德、清远、到达广州白云机场,转地铁回家(约240公里,2天完成)。然而实际由于端午期间台风的原因,行动时间推迟并压缩了一天,只完成了韶关到英德的113公里路程——不过已经足以让我对银河有一个完整的判断。
上图:骑行走过的完整轨迹,使用专用轨迹记录仪记录
上图左右两边是两段骑行轨迹。中间可以看到当日骑行的总里程为115.1公里,位列APP内全网用户里程第五名。由于下午碰到闪电和雷雨,躲雨停车时间超过30分钟,程序认定这是两次骑行,因此将轨迹分为了两段(咨询官方工程师回答间隔超过30分钟就算两次骑行)。
高铁上
市区内交通自然不必多说。高铁上的经历有必要介绍下。
之前骑上海鸟的时候就知道,必须将车折叠后放进装车袋才能上火车(高铁)。实际上,控制最严的是安检环节。由于广州南站太大,过了安检过后提着车袋走路实在太麻烦,我又将银河从袋子里拿出来双轮折叠推行,实在是省力太多了。
淘宝几十元买到的大行20寸折叠车包,装银河无压力。
上高铁之后,在车厢连接处有大件物品存放处。直接将银河放进去,完美!
到达韶关之后,真正的考验正式开始。
之前规划路线的时候,为了看到更多的风景同时避开省道上呼啸的大货车,选择的路线多是县级道路甚至村村通道路。而有些村村通道路,多以煤渣碎石铺就,少量路段更是黄土路。下过雨后的黄土路,被车辆碾压过后,会成为骑车的噩梦。开骑不到10公里,就进入了这样一段。
看到车后的烂泥没,由于被过往的汽车反复碾压,这段路已经成了噩梦。扛着车走了几十米后,发现接下来的路看不到尽头,试着在烂泥地骑了一下,就那一下,轮子立马陷了进去。
这是我第一次在这种稀烂的路况下骑没有避震的硬叉车,由于经验不足,马上就挂了。可以看到前叉与轮胎之间的空隙很小,粘在轮胎上的黄泥随着车轮转动刮到前叉上。由于无法前行,决定扛车掉头返回走出烂泥路,放弃之前规划的路线寻找其他路线。所以,骑银河如果碰到上图那种稀烂的黄泥路,我的忠告是:千万别走!(以前用山地车走过更烂的,山地车倒是不怕)
将轮子上的黄泥简单清理后继续前进。有了前面的经验,后面的骑行过程中就算走在田埂上,也没有再陷车与黄泥纠缠。
能够正常骑行的路况可以参考下面的图例:
上图:正常的城市道路,骑行无压力。刚下韶关车站,车还干净着呢。
上图:破烂的硬质铺装路,可以骑行。
上图:村村通硬质铺装路,完美的骑行路面,车少,人少,路好,景好,空气好。
上图:汽车渡口路段,可以骑行。
上图:省道边的发电厂,省道可以骑行,需要注意大货车。
部分路况需要酌情考虑,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骑行或者推行,如下:
上图:田边碎石铺设的机耕道,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可慢速骑行。
上图:干燥的林间道,可以骑行,碰到积水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处理。
上图:干燥的碎石路,可以慢速骑行,碰到积水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处理。
建议推行或者扛着走的路段,参考下面的情况:
上图:看卫星图抄近道走的小路,必须推行,注意安全,怕有蛇。
上图:看卫星图抄近道走的田埂路,建议推行或者扛着。
上图:村子里,建议慢速骑行或者推行。
实际上,这次长途骑行,95%以上的道路都是硬质铺装道路,银河骑起来没有任何问题。少量的非铺装道路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或避开或推行,也可慢速骑行。极端情况下走田埂、跨水沟,我是推车和扛车的。烂泥路请直接掉头。
还有一个安全事项提一下:下午接近英德时碰上闪电和雷暴,雷暴天不管什么路况都不要骑车,注意安全。
前面说过,银河是我的第一辆硬叉车。与山地车或者带前避震的折叠车相比,骑行区别还是比较明显:
车架刚性强,硬叉发力直接,打足气后在硬质铺装路面骑起来很轻快。比海鸟省力。
路感清晰,时速超过25公里后路面上的各种颠簸不平,把手上都能清晰感受到。时间久了能把手震麻。
这是我第一台使用速联变速系统的车(以前都是禧玛诺M410级别)。速联X5换挡准确干脆,挺好。
后花鼓不知道什么牌子的,不知道几个轴承(官网显示银河的Pro版是四培林),声音还蛮好听。
坐垫比海鸟自配的唯乐3147稍窄,但是100公里下来没有感到特别的不适应。
彦豪机械碟刹的刹车曲线马马虎虎,朋友试过觉得后半段有点猛。手感比我山地车上的彦豪好,比BB5/BB7有差距。
有朋友问这车最快能骑多快?对这种问题的答案一般是:看你的腿多粗,还得看路况。这次长途骑行,也没特意冲坡和加速,700Bike软件统计的平均时速在17-19公里之间,最大速度为37公里/小时。网上看有骑友平均时速25+公里的,那种粗腿我们比不了。
要说缺点有没有?——有!总结如下:
等腰圆角三角形坐管可能是个BUG,待长期观察。
脚撑有点短,车不容易站稳,脚撑再长1厘米可能更合适。
踏板稍差,其实不在乎折那么一下,不如换质量好点的。
没有水壶架安装孔,暂时还没想好解决方案。
没有挡泥板——这个也不太算缺点,只是过泥水路面后,车上、身上都是泥浆(见前面照片)。这次长途后半段被淋傻,衣服裤子上甩满泥浆洗了小半盆沙。
网络上大部分文章对700Bike银河的定位是城市通勤车,但我看到银河参数表的第一个念头就不这么认为。城市通勤,会做很多特定的取舍比如用小轮径、小车架,重量控制在10公斤以下甚至更少,而银河有几个明显的特点:一、20寸大轮径;二、强壮的车架和12.5公斤的净重;三、接近大车的骑乘感受——显示它不是冲着轻量化、小型化的方向而设计。
再结合700bike老板张向东的个人骑行经历,我敢打包票,这车的设计目标真不是市内通勤那么简单——张向东,我懂你!
作为一辆集通勤、休闲、蛙跳长途等功能一体的折叠车,我有我的要求,银河无疑是让我满意的一款。最后,发一张长途路上的乡间美景为本文结尾。注意看甩到坐管上被风干的泥浆,看车轮的泥印,“通勤车”被骑出了越野的感觉。
图:北江沿岸乡道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