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代的Pro版影像旗舰,包括vivo X300 Pro、OPPO Find X9 Pro、荣耀Magic8 Pro和小米17 Pro Max四台。
但耀子的算法还没完全稳定、米子的长焦和超广角明显偏弱,我们被迫偷懒,由X300 Pro和Find X9 Pro代表这一代的Pro版进行影像对比。
这是我们首次在手机的评测中加入完整的录像对比。每个场景都囊括3颗摄像头的5个焦段(主摄和长焦都有2倍的ISZ变焦,故多了2个焦段),拍照+录像,激情加倍,工程量爆炸。我们也是开搞之后才知错,硬是拖更了一周才搞出来。
看完觉得还不错的话,欢迎点赞评论,希望能帮到正在选机的机友们。我们深圳湾一号业主,先行谢过各位彦祖亦菲的一键三连,咚咚咚。
预警!下面会有很多样张,文章会很hi长。
X300 Pro和Find X9 Pro的核心差别就是长焦:
vivo是1/1.4型+3.7倍+F2.67光圈;
OPPO是1/1.56型+3倍+F2.1光圈。
OPPO的大光圈,部分弥补了传感器尺寸上的进光量差距。
而焦段本身没有高下,OPPO的3倍可以网罗更常用的焦段(拍近物时不用离太远),vivo的3.7倍则有利于望远。
Find X9系列默认会以5000万像素像素进行多帧合成拍摄(5000万像素是4帧合成,2亿像素是3帧合成)。
白天光线好的情况下,Find X9 Pro主要都是5000万像素。如果白天遇到大光比场景,有一定概率会是2600万像素(用不同的多帧合成方案,保动态范围),光线充足的夜景也有一定概率会是2600万像素。
PS:X300 Pro的主摄是等效24mm的,所以它的10倍是更长一点的242mm。为了方便理解,这里统一用常见的23mm来标注倍数。
PSS:拍照部分,补充了之前没来得及加上的2倍样张,以及更多的超广角和长焦样张。
PSSS:在我们拍摄这批样张之后,Find X9 Pro还没有新的系统更新,但X300 Pro已经来了两次OTA,所以它的内容仅供参考(最新一次是关于长焦2亿像素模式的)。
主摄对比1,全局与中央放大
不同像素的模式的画面细节,确实是依次增强↑。
主摄对比2,全局与中央放大
(灯光场景也能触发2600万像素模式,但带来的提升没有白天那么大)
主摄,2倍对比2、3,全局与中央放大
主摄对比3、4,全局与中央放大
(X300 Pro在“奈雪茶院”场景触发了HDR,其实等效于1250万像素,细节会变弱。
而在紧接着的大楼场景↑,可能是触发了“摇摇乐算法”,细节更强)
主摄,2倍对比3,全局与中央放大
X300 Pro在2倍焦段有个很特殊的5000万像素模式。
但众所周知,LYT-828是颗2x2 OCL的传感器,本身2倍ISZ只有1250万像素。所以这个模式应该是“摇摇乐算法”之类的多帧合成出来的。实际有效果,但不够明显。
主摄,2倍对比4,全局与中央放大
和场景3类似,不过这次光线条件更好、光比小很多,2倍的高像素模式会有一定成效。
主摄对比5、6,全局与中央放大
主摄对比7、8,全局与中央放大(蓝厂压高光的能力还是强)
主摄,2倍对比7、8,全局与中央放大
(偏暗的灯光场景中,两台机器的2倍ISZ都有提升。而在弱光场景就没必要开2倍了)
超广角对比1、2,全局与中央放大
超广角对比3、4,全局与中央放大
超广角对比5、6,全局与中央放大
超广角对比7、8,全局与中央放大
长焦对比对比1、2,全局与中央放大
长焦对比对比3、4,全局与中央放大
长焦对比对比5,全局与中央放大
长焦对比6、7,全局与中央放大
长焦,高像素对比1,全局与中央放大
长焦,高像素对比2,全局与中央放大
长焦,2亿像素对比1、2,全局与中央放大
(因为现在的2亿像素传感器,实际是5000万个微透镜,
所以2亿像素模式的细节,和5000万像素模式不会有明显的差别)。
6倍与7.4倍对比,场景1、2,中央放大
(统一把23mm当做1倍,6倍和7.4倍,分别对应各自的长焦2倍ISZ)
6倍与7.4倍对比,场景3、4,中央放大
(统一把23mm当做1倍时,6倍和7.4倍,分别对应各自的长焦2倍ISZ)
10倍与10.5倍对比,场景1、2,中央放大
(统一把23mm当做1倍,分别对应各自的10倍)
手指滑酸了吧,先休息一下,赛程还没过半,下面是录像部分↓
统一录制4K 30fps、4K 60fps、4K 120fps杜比视界视频,关闭自适应帧率(即锁定帧率)。处理时,统一由HDR映射成SDR。
我们最开始是按超广角、主摄、主摄2倍、长焦来排列的↓。
然后发现,超广角和主摄/长焦的差距,实在太大,完全没必要放一起比较了(图片模板只有2x4=8个位置,还不如把超广角的位置,让长焦的2倍ISZ)。
4K 30fps录像,场景1,全局与中央放大↓
4K 30fps录像,场景1,中央放大↓
4K录像,场景2、3、4,全局与中央放大↓(X300 Pro的超广角测光更稳定、高光压制能力明显更强,整体表现更好)
4K录像,场景2、3、4,中央放大↓
4K录像,场景5、6,全局与中央放大↓
4K录像,场景5、6,中央放大↓
Find X9 Pro超广角录像的测光偏亮1、2挡,暗部区域会有优势,但两台机器的超广角录像,细节差别不大。
4K 30fps,场景1对比,全局与中央放大↓
4K 30fps,场景1对比,中央放大↓
4K 60fps,场景1对比,全局与中央放大↓
4K 60fps,场景1对比,中央放大↓
4K 120fps,场景1对比,全局与中央放大↓
4K 120fps,场景1对比,全局与中央放大↓
先看有大光比的场景,对比30fps和60fps下的差异↓。
4K 30fps,场景2,全局与中央放大↓
4K 30fps,场景2,中央放大↓
4K 60fps,场景2,全局与中央放大↓
4K 60fps,场景2,全局与中央放大↓
4K 30fps,场景3,全局与中央放大↓
4K 30fps,场景3,中央放大↓(大家都高光过曝的情况下,可以看得出,确实是1/1.4型的HPB长焦动态范围更大一些)
4K 60fps,场景3,全局与中央放大↓
4K 60fps,场景3,全局与中央放大↓
(这个场景,vivo主摄保暗部,不会一片死黑,但高光细节没了。
OPPO主摄反过来,它是保高光,亮部能保留下来,但暗部没了。
4K 30fps,场景4,全局与中央放大↓
4K 30fps,场景4,中央放大↓
4K 30fps,场景5,全局与中央放大↓
4K 30fps,场景5,全局与中央放大↓
4K 30fps,场景6,全局与中央放大↓
4K 30fps,场景6,全局与中央放大↓
4K 30fps,场景7,全局与中央放大↓
4K 30fps,场景7,全局与中央放大↓
拍照部分:
Find X9 Pro有“丹霞色彩还原镜头”+13通道全局多光谱传感器,极端情况下的白平衡会比友商更准。不过现在旗舰的白平衡都挺准的,大部分场景很难拉开差距。
在很多场景,OPPO和vivo的测光/暗部/对比度,都有明显的倾向差别:OPPO更倾向于还原肉眼所见,vivo会拉高暗部和饱和度,力求讨好眼球。
Find X9 Pro和X300 Pro,主摄和超广角的细节都比较很接近(整体是X300P稍强),更多是对比度、饱和度、锐化/降噪力度的差别。
长焦这边,X300 Pro天生焦段就长+大底,视角会小于Find X9 Pro,细节理应要明显强于Find X9 Pro的。但白天的细节差距,并没有长焦倍数那么大,它们的差距主要体现在灯光和暗光场景。在白天场景,Find X9 Pro的F2.1光圈帮了大忙,或者是X300 Pro的长焦镜头,其实还没完全喂饱这颗高像素传感器。
而2亿像素模式,其实和友商的接近——因为受限于2亿像素传感器只有5000万个微透镜,对比5000万像素模式其实没有大提升,大家的合成时长都在7秒上下(按下快门就能移动手机,但合成时无法做其他操作),且照片体积翻倍,感觉划不来。还是听系统默认的话,停在自动5000万像素模式即可。
录像部分
这次录像主要对比静态持????的画质。
取景体验上,X300 Pro要更强一些:两家预览画面都有HDR效果,Find X9 Pro录4K 30fps视频时的预览清晰度更高。拍4K 60fps和4K 120fps时,X300 Pro预览清晰度更高,而且后者有安卓首发的4K 120fps视频双轨防抖,预览画面时也能感觉到视频取景更流畅跟手。
录像是X300 Pro更稳,它的多摄测光/白平衡一致性更好,测光更合理、更稳定。
在白天和灯光场景,X300 Pro的主摄和超广角录像会小胜。X300 Pro也告诉大家,虽然JN5更先进,但调得好的JN1照样能赢,虽然赢不多(X300 Pro会尽量降噪,所以在暗光时,主摄和超广角的画面细节,有可能会小输给Find X9 Pro)。
X300 Pro的HPB长焦,焦段和传感器尺寸都有优势,长焦录像的画面细节更强,而且录像帧率越高,差距越明显。而且在友商HP5长焦无法ISZ变焦的4K 60fps和4K 120fps视频中,X300 Pro照样都能做ISZ裁切,望远能力强得一批。
无论是哪一家的LYT-828主摄,在4K 30fps视频中,2倍ISZ变焦都有效果。但4K 60fps/120fps时,主摄2倍“变焦”对画面细节的提升都非常轻微,不如不变(直接用1倍还能白赚画面视野)。
其实大家早就能猜到胜负,vivo X300 Pro的影像配置和表现,依然是Pro版最强的(它在录像方面的优势反而会更明显)。只是没想到,Find X9 Pro能咬得这么紧。
但这里我们还得吐槽一下:
超广角最实用的场景,其实是拍视频。绝大部分拍照场景,主摄的焦段就够广了(超广角录像时的视野,只比主摄拍照时大一点)。
绝大部分手机,4K录像都是从1250万像素传感器中裁切829万像素(3840x2160),等于只用到66%的传感器面积/视野。
再加上安卓阵营疯狂的数码防抖裁切(第三方相机App的画面裁会少很多),所以安卓机型的主摄,普遍有录像视野不够用的情况(特别是室内拍摄时),经常要求助于超广角。
但安卓旗舰又普遍削超广角(X200 Ultra、努比亚Z80U除外),从中端到影像旗舰,基本全是JN1/JN5这些1/2.75型级别的小传感器,连iPhone 17标准版的超广角(1/2.55型)都不如,安卓录像直接就陷入僵局……
安卓阵营的超广角,是前途渺茫的。除了一直在被长焦挤占空间,最近两年还要给新的硅碳负极电池让空间。
在可预见的2年内,普通影像旗舰,别说1/1.56型的超广角,能重新回到1/2型,都要谢天谢地了。
关注我们的微博@爱搞机
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爱搞机(playphone)
当然,也关注我们的哔哩哔哩账号:爱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