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是当今占比量大而且影响到人们健康的重要疾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的恶化,高血压病症的人群越来越多,家里没有高血压病人,对于血压计是什么东西可能是好不关心的,但是如果家里有高血压病人,就完全有必要配备血压仪,血压计这类产品,因为父亲已退休多年,身体状况都还好,但是就是高血压,几年前,我就为他买了一台那种当时还比较新潮的电子血压计,使用了几年来,效果还算不错,能够及时的了解血压的状况,使用起来也比较简单,而科技发展的今天,互联网的时代,血压计可就不是血压计这么简单了,融合了智能、网络、手机APP一系列的交互和使用体验在里面,这就是今天要说的主角--“iHealth血压计”。
首先感谢爱搞机提供的这么一个试用的机会,我也才有机会去体验这么一款科技化的健康产品。
产品的设计精美,制造工艺精良,特别是玻璃覆盖的大屏幕大尺寸的显示,更加适合老人的查看,而且通过不同的颜色表达是否符合正常的血压值,都是绝佳的设计,而且整体的使用与传统的使用方式类似,适合老年人的简单使用需求,不仅如此,还能自动存储和记录血压状态,通过APP即可即时观察血压状态,这样父母测量血压也能实现推送消息,另外,该款血压计,还能自动测量室内温度并与当前的室外温度天气预报值进行对比,给用户的活动提供推荐方案。
不足的地方主要表现在APP上,设备的绑定时我就有所感触,一个APP内产生了不同的设备的接入信息而且表达意思也不明确。其次就是臂带的易用性问题,因为臂带的松紧程度都会影响到血压的值的准确性,建议以后可以考虑。
还是书归正传说说血压计吧
产品的外观包装采用白色的主色调,搭配红色的文字,显得非常的简洁,倒是产品的外观设计上则显得非常的好看。我的外观包装在快递小哥的蹂躏下,多少变了点,应该不影响展示吧。
白色素雅的外观,搭配红色的产品名称标识,左上角的搞机标识也蛮搭配的,可惜的是包装盒被快递小哥给无情的摧残了一下。
包装上就有印刷有“爱家康”APP下载二维码。
包装不小吧,旁边的是我的5.5英寸的手机,显得太小了。
打开包装盒内部一览,很规矩的产品。
正方形的面板,反着油润润的光。
全部的产品和配件来张全家福。
血压计表面的屏幕玻璃或者说是其他材质,给我的感觉就像2.5D玻璃覆盖屏幕,那也太奢侈了,边缘的抹角让整个的产品显得很圆润。
类似于手机2.5D玻璃的圆润的效果。
机身左侧的USB和臂带连接孔。
底部的说明,两侧还有两排小孔哦,其中一个是用来发声做外放的。
主机和臂带。
臂带的长度也正合适,我们家没有超胖的,如果真的是体重较重的,臂围稍大的就要选购长一些的了。
iHealth血压计有多个APP可以使用,而我使用的则是说明书上的第一个“爱家康”,应用方面的问题我想也无需多做介绍吧,扫码、下载、安装、登录、绑定设备、设置网络、使用,整个的使用就是如此简单。
扫码下载安装使用,简单无门槛。
显示数据更加直观。
连接血压计。
登录并设置血压计连接网络,绑定。
APP中图文示例的佩戴使用说明。
APP的界面和主要功能。
输出的测量结果,多用户的,多色彩的。
不同的颜色表达了不同的血压状况,还可以勾选当前测量时的状态。
有了传统的血压计的使用习惯,那么iHealth血压计同样操作简单,先跟着我的操作一步步来看吧。
插上臂带自动开机,等待测量。
插孔要完全没入,防止漏气。
屏幕的提醒够大,够气派,字迹够清晰。
充电待机时的状态。
根据快速手册即可轻松连接和绑定设备。
注意说明书上的提示,看来还是“妈妈”说了算啊。
此时可以通过手机进行连接。
设置WIFI后成功,可以测量血压并记录了。
整个的操作过程是比较简单的,这里还要说说的就是充电,从一格电到满电状态共4格,我采用手机使用的5V/2A的充电适配器进行充电,大约耗费了1小时55分钟,才看到第四格不闪,因为血压计不同于其他常用电子设备,每天三四次的测量对耗电应该是比较低的,所以充一次电应该可以使用很久,我充满电后测量了大约有十几次,电量损耗很少,可以通过APP直接查看点亮,其实,如果血压计本身能够显示电量百分比也蛮好的。
新的老的,不同的地方只是在科技化,智能化,不断的提高测量的精度和使用的便利度,更多的让用户方便的使用和统计,以便于观察身体的健康状况,相对于传统的血压计要方便的多,也更加可靠,下面看看简单的对比。
看这大堆的电池,太不环保了,还是内置充电电池更好一些。
测量没有什么变化,还是一种测量方式。
但是在结果的显示上却有着天壤之别,iHealth血压计显示更加清晰,明确,中文的显示也更加易读。
关键是能够结合云概念获取更多的信息。给出结果的同时,还能够分析并给出意见和建议。
图片,文字的介绍并不过瘾,不要担心,我有制作视频和大家一起来看看分享(视频内容从APP应用开始到绑定设置、与传统血压仪对比、实际操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