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牛管家智能门闩的知乎者也
蜗牛管家智能门闩的知乎者也


首先感谢@雷锋试用 @蜗牛管家科技 (初创未来)提供了智能门闩的体验机会。作为一个懒癌患者,这份寒假作业姗姗来迟,实在抱歉。

智能门闩,是一个十分创新而实用的智能家居产品,功能十分简单,但大家都不太了解。因此,虫子考虑以知乎的模式,向大家介绍一下这款产品,同时,给出这款产品后续改进和提升的一些建议。在体验过程中,官方给出了全面的技术支持和在线指导,令人感动,也体现了做好这个产品的信心和决心。由于该产品还处于内测阶段,因此,产品体验和展示并不代表最终产品,仅供大家参考。更多的技术参数和专业介绍请大家浏览官网。

OK,接下来,言归正传,知乎问答开始!

1、智能门闩是什么?

门闩,指门关上后,插在门内使门推不开的滑动插销。而随着人们居住情况的改变,在城市的单元楼里面已经很少见到传统意义上的门闩了。

蜗牛管家智能门闩的知乎者也

但在入户的单元门里面,依然设计有内部的反锁装置。而它的功能其实就是门闩。也就是从门内部的反锁装置。智能门闩,顾名思义,就是采用了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反锁装置。

相信虫子通俗易懂的讲解,大家对这款产品都有了一个初步的概念。接下来,看一下产品开箱。

蜗牛管家智能门闩的知乎者也

蜗牛管家的门闩采用一个长方体的包装盒包装,因为是内测样品,看起来似乎有些粗糙,但相比于家装领域的产品,这样的包装已经算是精美的了。

蜗牛管家智能门闩的知乎者也

在包装盒中间设计了一个红色的环形封装套,上面介绍了产品的信息,比较喜庆也比较别致。

蜗牛管家智能门闩的知乎者也

打开包装盒,里面有一封给测试者的一封信,看来蜗牛团队“情商”蛮高的。而虫子拿到的是红色的门闩。根据官方的信息,门闩还有土豪金、东北银、月饼蓝等颜色。

蜗牛管家智能门闩的知乎者也

在这里提出第一个建议:众所周知,如今的入户单元门更多采用木纹纹理、偏木质的颜色,这几种配色的门闩安装在门上,违和感比较强。建议开发与防盗门色系纹理更加协调的外观配色,也可以学习许多手机品牌,研究采取可拆卸和更换后盖的可行性。

蜗牛管家智能门闩的知乎者也

门闩的尺寸为156*40*40mm,大体上与防盗门门锁模块尺寸差不多。安装电池后重量大概在400克左右,还是蛮有质感的。

2、门闩的工作方式和防盗原理是什么?

这方面,蜗牛管家的创新团队还对入室盗窃案件的有关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

蜗牛管家智能门闩的知乎者也

基于数据的分析,给出了防盗门闩的工作方式和防盗原理——反锁防盗门。

蜗牛管家智能门闩的知乎者也

智能门闩的工作方式十分简单,核心是一个可以无线远程控制的旋转模块,通过旋转模块扭动防盗门锁的反锁装置,让用户在房门外面就可以反锁门锁,从而提高防盗的效果。

蜗牛管家智能门闩的知乎者也

智能门闩的核心模块——可旋转的反锁扭适配扣。适配扣通过齿轮组的嵌套,实现了很强的阻抗,保持扭动时的稳定性。

蜗牛管家智能门闩的知乎者也

官方给出了适配扣适配的反锁扭类别和尺寸。理论上来说,只要反锁扭能够适配成功,门闩就可以安装使用。但实际中,虫子发现依然有很多异形的,比如,圆柱形、多边形以及宽大的椭圆形反锁扭无法适配。

因此,在这里给出第二条建议:反锁扭适配件可以设计为螺母控制的,宽窄可微调的模式,增加防盗门的适配范围。这类的工业设计十分成熟,比如,活动扳手、游标卡尺的设计,都可以借鉴。

3、门闩结实耐用么?

既然是锁具,结实耐用是用户最为关心的。蜗牛门闩的材质大部分为塑料材质,能真的防盗耐用么?

蜗牛管家智能门闩的知乎者也

这个顾虑其实大可不必。因为刚才提到了门闩的工作原理,门闩只是一个扭动反锁扭的控制装置,真正发挥防盗作用的,还是防盗门的反锁组件。与门闩自身的材质和坚实程度没有任何关系。

下面,简要介绍一下安装的方式,大家就能看的更明白。

蜗牛管家智能门闩的知乎者也

门闩与门的结合采用的是一个插接卡扣设计,而卡扣通过3M强力胶粘结到防盗门上。

蜗牛管家智能门闩的知乎者也

与此同时,由于大部分防盗门的锁具模块凸起于防盗门。因此为了保持门闩与门的水平,在适配扣的下方,采用了一个螺旋伸缩装置,来调节门闩的高度,而这个装置上带有强力的磁铁,可以吸附到钢铁材质的防盗门上,也为装置的牢固安装起到辅助作用。

在这里提第三条建议:磁铁吸附的模式虽然简单省心,但其磁化作用也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在防盗门打开的时候,门闩的位置基本上处于入户玄关的鞋柜、储物柜位置。此处,用户经常把手机、钥匙、卡包等物品放置在此。强磁场往往对银行卡等具有消磁作用,而小的金属物品,比如手机、钥匙也容易被磁性吸附,造成物品遗失、掉落的隐患。因此,可以考虑磁铁模块也换成3M胶设计。

4、门闩安装有难度么?

为了测试这个安装难易程度,虫子不惜重金租,不,买了一个新房来测试。接下来,就一起看一看。

蜗牛管家智能门闩的知乎者也

虫子的入户门是木纹色防盗门,对外的门把手不能转动,需要扭动钥匙开启。内部带有反锁扭。是目前市面上流行的、使用量最大的防盗门锁设计。

蜗牛管家智能门闩的知乎者也

反锁扭是一个扁平的长条设计,完全适配蜗牛门闩。

蜗牛管家智能门闩的知乎者也

按照刚才介绍的方式,非常容易安装上了。如前所建议的那样,红色非常醒目,有点像一个消防栓,违和感不是一般的强烈。厂商还是抓紧修订外壳配色吧。

蜗牛管家智能门闩的知乎者也

从侧面看,锁具与防盗门之间的高度,通过调高手轮调高后,就可以做到与防盗门立面水平。安装之后,用手触动发现十分牢固。当然,用户还可以选择水平方式的安装,道理一样的。

在这里提第四条建议:门闩的厚度为40mm,这个厚度应该说还是比较厚的。特别是是在门锁凸起的基础上再凸起的。两者的叠加会让门闩十分突出。根据目前,大部分的户型设计,非常容易在开门时造成门与墙体的碰触,或者身体与门闩的刮擦。这方面,一是建议门闩的材质考虑金属材质,二是建议尽可能降低门闩的厚度,必要时,可以让平面面积更大一些。

    说到这里,很多用户可能意识到,反锁扭与适配扣的旋转方向不一致的问题。这方面不用担心,蜗牛门闩在电池仓里设计了一个旋转方向的调节装置。

蜗牛管家智能门闩的知乎者也

拨动这个开关,就可以完成旋转方向的切换。下面用动图展示一下适配扣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的效果。

蜗牛管家智能门闩的知乎者也

蜗牛管家智能门闩的知乎者也

 5、智能门闩的智能在哪里?

既然是智能门闩,那么智能才是它的过人之处。而智能的实现形式,或者说无线通信的渠道,是稳定的蓝牙模式。通过蓝牙,实现门闩与手机、智能钥匙的连接和通信,从而达到无线控制的目的。 

先说说“姗姗来迟”的钥匙。我的报告迟迟没有发布,就是因为这货。钥匙设计成一个小鱼的形状,但我却看它很像“小丁丁”。钥匙上有个半圆形的led灯。蓝色是默认的颜色,慢闪绿色是发现了门闩,快闪绿色是与门闩已经连接上。

蜗牛管家智能门闩的知乎者也

蓝牙钥匙与门闩的绑定与清除,通过长按门闩旋转按钮,通过语音提示进行配对和解绑,非常简单直观,这里不在赘言。

这个装置,有些类似现在小区里的车辆通行升降杆,因为大家都比较熟悉,在这里不再多说。需要说明的是,用于处于内测,智能钥匙的蓝牙连接还不够稳定。这一点必须要进一步优化。

这里提第五条建议:门闩的钥匙无论是设计还是做工都显得十分敷衍。要知道,钥匙平时携带最多,磨损程度也最厉害。建议钥匙采用金属等耐磨材质,还可以设计上一个钥匙扣上常见的应急照明灯,此外,usb充电口建议采取隐藏或者封口设计,防止充电口损坏导致钥匙报废。

之前,与官方交流时,还提到安装时需要拨动适配扣,官方意见是用一元硬币,其实,可以把这个拨动功能设计到钥匙上。

除了智能钥匙控制外,还可以通过手机app来管理和控制。蜗牛门闩的app设计的十分简单明了,这一点十分点赞。现在很多智能产品,为了智能而智能,app十分繁琐,反而不利于用户体验的提升。

蜗牛管家智能门闩的知乎者也

App的主控制界面,这里也可以起到蓝牙钥匙的开关解锁功能。

蜗牛管家智能门闩的知乎者也

点击用户头像的图标,进入的是app的管理界面,选项简单直观,一目了然。在主界面长按圆形锁,或者主界面点击左上角的锁图标,可以激活门闩的功能设置界面。设置选项也比较简单明了。

这里提第六条建议:app功能设置选项里,提示状态、配置自动锁等的选项太过简单,用户无法知道自己选择了哪一个,也无法辨识当前门闩处于何种状态,建议改为勾选或者滑动的状态更简单直观。

需要说明的是这个app界面上并没有对钥匙绑定情况的显示和管理,这一点可以再加上。

 6、门闩真的智能好用么?

这一部分,虫子想借助门闩,谈一点对物联网智能产品的思考和认识。 

首先,如今的很多创新产品有很好的创意,但在工业设计和产品控制上还存在不小差距,尤其是稳定的工业量产上还需要付出更多努力。以门闩为例,目前处于内测状态,体验中,很多朋友都提交了不少的故障和问题。这个作为测试是可以的,但如果作为商品量产,就很麻烦了。尤其是作为“掌控”安全的安全类产品,很多时候,进入市场需要经过许多质量标准的认证才行。这方面,蜗牛门闩还需要不断完善提高。 

其次,智能产品不仅要“可实现”,更要“可实用”。这个观点,之前虫子多次提到。就是要想赢得市场,必须体现出智能产品对传统产品的“替代性”或者叫“革命性”。功能的“可实现”还远远不够。很多功能能够实现,但却没有对传统的使用方式产生冲击和替代,也就是说缺少“使用价值”。

这段表述比较拗口,我讲两个故事,希望给创新技术人员一些启发。

——联合利华引进了一条香皂包装生产线,结果发现这条生产线有个缺陷:常常会有盒子里没装入香皂。总不能把空盒子卖给顾客啊,他们只得请了一个学自动化的博士后设计一个方案来分拣空的香皂盒。博士后拉起了一个十几人的科研攻关小组,综合采用了机械、微电子、自动化、X射线探测等技术,花了几十万,成功解决了问题。每当生产线上有空香皂盒通过,两旁的探测器会检测到,并且驱动一只机械手把空皂盒推走。中国南方有个乡镇企业也买了同样的生产线,老板发现这个问题后大为发火,找了个小工来说:给老子把这个搞定,不然你给老子爬走。小工很快想出了办法:他花了90块钱在生产线旁边放了一台大功率电风扇猛吹,于是空皂盒都被吹走了。

——在太空中由于失重,无法使用圆珠笔或者自来水笔进行记录,对此美国宇航局投入大量资金,开发了可以在失重条件下写字的太空用自来水笔。而俄罗斯宇航员则简单地用铅笔写字解决了这个问题。

有时候,换个思路,就可能发现问题的所在。过于追求依托智能信息技术的“可实现”,可能是“不实用”的伪创新。蜗牛门闩并没有颠覆式的创新,但却提供了一个防盗的可行性方案,同样值得点赞。

 

第三,智能产品,要避免“能”而不“智”和“智”而不“能”两个极端。这也是当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浪潮中,互联网+经济下,比较普遍的现象。所谓“能”而不“智”,就是产品功能给力,但智能化、人性化做的不够,用户界面不友好,智商很高,情商不足。所谓“智”而不“能”,则是太过花哨,过于追求信息技术的滥用,而忽视产品本身的稳定性、可靠性,也就是情商很高,智商不足。就蜗牛门闩来看,下一步应该在产品品质,尤其是稳定性、安全性上再下点功夫。

 

围绕稳定性、安全性,再提几条建议:

大家对电池续航能力都心有顾虑。我建议蜗牛门闩可以尝试提供有源供电模式。很多用户的入户门有门铃等电子设备,电路的改造也没有太大困难。

此外,因为门闩的核心在于在“门外”控制“门内”反锁装置,而房门的打开,大部分时候也必须通过钥匙开启,因此无线功能并不是关键功能,解锁的模式也可以考虑增加指纹识别、人脸识别、虹膜识别的模式,也会有高于蓝牙的稳定性。

在市场营销方面,蜗牛门闩还可以应用于租房客合租住房时,房间门的加锁和控制。这个是一个十分简单而可行的解决方案,由此也拓展了蜗牛门闩的营销市场。

此外,app应用的下载二维码,建议放到电池仓位置,在门闩本体上便于用户快速找到,因为很多用户会把包装盒丢弃的。

 

总之,蜗牛门闩还是很不错的产品,啰嗦这么多,供大家参考批判吧。

分享:
爱搞机试用文章由网友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
蜷蜷虫
普通
用消费者视角,去分析行业、市场、营销以及产品设计中的问题,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分享微博 分享微信
爱搞机微信

爱搞机微信

搞机啦微信

搞机啦微信

推荐产品

抱歉,产品库没有您要找的产品

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