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过去几十年的人生记忆中,至今仍能清晰的想起拥有第一部电视机、第一部电脑的情景。。。。。。但任凭我如何努力似乎都未从记忆的存储中找到关于插线板的深刻印象,这,恐怕就是插线板在大多数人心目中的尴尬地位吧。在电气时代的人类社会中,插线板可算得上最不可或缺的电气产品之一,有了它,电流就可以奔向四面八方驱动家中琳琅满目的电器设备。对于我们,它是如此的重要,但又如此的默默无闻,默默无闻到如果不是手机需要充电你都想不起它的存在。传统的插线板不管是大厂小厂的都很少讲究外型是否美观,控制器是否智能,而用户也只关注是否结实耐用而已,所以传统的插线板江湖是一个沉默而单调的世界。不过,智能插线板的横空出世,搅动了这个静寂而单调的江湖,成功的把人们关注的目光引到了这里。它们用料上乘,做工考究,外观时尚漂亮,内心聪明伶俐,如果把传统的插线板比作燕赵大汉,优秀的智能插线板就称得上魏晋名士、江左梅郞,而今天要说COCO智能插线板就是这样一款秀外慧中,随心所控的产品。
笔者不久前参与京东智能平台的众测活动有幸获得了一台E10型号的COCO智能插线板,把玩几番后把其中的过程与感受记录下来,增删整理始成文章以飨大家,望各位有缘见此文者多多建议指正。
秀外慧中 - 外观造型
COCO的包装盒是一个通体洁白底色偶有信息点缀的长方形盒子,一眼望去,正面只有中间绿色LOGO,仿佛白云缭绕的风筝,背面尾部贴有产品与APP的基本信息说明,言简意赅,望图知意。包装盒的简洁设计恰到好处,让你不觉得它是下里巴人也不过于阳春白雪,给冬日的房间带来一丝清新暖意。
看到如此别致的包装,忍不住要一窥其中究竟了吧?
依次拿出一份简要的说明书,一张精致的“告COCO天使用户书”,装在保护袋中的COCO智能插线板。那张“告COCO天使用户书”做的用心而充满感情,即使我不属于其中的“天使用户”,但仍旧觉得它是如此的温暖人心。说明书内容非常简要,重点说明了产品指示灯状态、按钮、插孔的图示,以及绑定APP的基本流程、产品规格、保换声明、注意事项等等。
拆开半透明的保护袋,插线板的真容终于展现在眼前。由于外壳采用一次性无痕注塑而成,顶面磨砂侧面抛光,流线形的圆润外型满是极致质感,从袋子里拿出那一刻仿佛一个洁白的精灵突然从黑暗禁锢中脱颖而出,愉悦人心。
这是一款E10型号的产品,约有3/5的空间分布4组新国标组合插孔,没有USB插孔,但比有USB插孔的E11型号多了一组新国标组合插孔,针对不同的生活场景各有取舍。产品正面分布了4组新国标组合插孔的凸面面板,一个电源指示灯导光圈+电源开关按钮,,一个WIFI状态指示灯透光层,品牌LOGO,一个侧面有一个过载保护按钮,底部两端各有一条椭圆的防滑垫及产品基本信息。
电源指示灯的灯光一改传统的红光设计,采用了翠绿光。接通电源后,电源指示灯闪现即灭,此时根据说明书长按电源开关3秒左右,此后电源指示灯再次闪亮一次,随即WIFI指示灯开示闪烁开启热点模式,电源开关按钮手感比较生硬,希望后期可以改进。
圆角方形的插头握在手中比较舒服,三个插头在灯光下显的亮晶晶的,据说采用了高光镀镍黄铜,非常漂亮。导线看起来粗粗壮壮,和一些小牌子软绵绵的导线一比高下立分。
插板整体造型简洁清新,尤其是一体成型的外壳和圆润外形值得称道,底部的防滑垫也别出心裁,但由于机身约有2/5的空间用于WIFI控制器、过载保护器、电源控制器等方案,所以前端组合插孔部分显的过于紧凑,后端表面又显得过于松散,当然由于加入了多种控制器内部占用空间过多是免不了的事,只能寄希望于以后可以内炼神功缩小控制器和芯片的尺寸。此处最为美中不足的是过载保护按钮居然有些歪,顶面盖板与底壳之间压合不紧密,有明显缝隙,做工方面还需要加强。
秀外慧中 - 内部结构
当插线板洁白无暇美玉般完美的胴体躺在我面前时,它在灯光的照耀下发出圣洁的光芒。这个时候我曾犹豫要不要像对待其它测试品一样把它开膛破肚,最终,狂热战胜了理智,啥都不想了,开拆。
首先,检查螺丝数量与位置。拿掉防滑垫,在背面可以看到4个明显的螺丝孔,还有两个螺丝孔被孔塞结结实实的堵在里面,摸索了一番后发现这两个孔塞实在没办法无害拿掉,只能破坏性拆除,没有了防滑垫,没有了保护塞,6个螺丝就出现在眼前了。接下来一鼓作气卸下6个三角螺丝,螺丝拧的相当紧,需要用力一些才能拧动,为了防止受力不均破坏外壳,最好依次循环拧松,最后一轮再一一卸下螺丝。全部螺丝拿掉后,小心打开顶面盖板,基本的电路结构就呈现在眼前了。
整体电路结构比较紧凑,左边是集成了功率继电器、电源开关、指示灯、过载保护、WiFi模块的电路板,强电弱电分离,右侧是加装了保护控制的AC位,这部分我觉得仍有堆料空间,如果再加3个继电器做分位控制挤一挤还是可以实现的,再说继电器是旺荣RJ系列,不算一线大牌,但性价比较高,所以再堆3个从成本上也过得去。
几个粗细不一的电容分布在PC板上,从外观看应该都是点解电容。左上角过载保护模块上刻了ORVIBO标,应该是自研产品,左下角是电源开关模块,电路板中间是开关按钮、WIFI和电源指示灯。MOS管上面没有看到独立散热片,不知道功率负载较大时的散热情况如何,电感、电容可以不管,但MOS管最好还是弄个铝制散热片贴上去放心一些。电路板正面没有看到WIFI模板、芯片,估计是在另一面,时间太晚暂不折腾了。
再来看右边的AC位。所有插孔上面都设计了一层安全保护控制模块,机械结构设计的环环相扣很巧妙,这个结构保证了三相插头如果没有地线插头无法插入,但是这个结构也导致了两相插头插入时阻力太大,要很用力才能插入,影响使用感受。
小心拿掉一个AC位的保护层,金光闪闪的一体铜条设计就裸露出来啦。由于是一体成型的锡磷铜带,没有任何连接线,铜芯直接焊在PCB上,所以看上去就像一条金路弯弯曲曲蜿蜒在群山之间,非常漂亮。
内部构造粗拆解检查完成后,合上盖板,拧紧螺丝,塞入脚垫和两个已被破坏的保护塞,除了保护塞上多了两个令我心痛的窟窿外,其余部分均原样复原。
随心所控 - 综述
之所以能做到随心所控,是因为内部有一个WIFI远程控制器,通过手机APP向WIFI接收器发送电源开关指令,WIFI控制器驱动继电器完成AC电位的电源开关。其大致原理如下:
1 . 首先长按电源键,WIFI指示灯闪烁,启动热点模式;
2. 手机连上此热点,并控制COCO的WIFI模块搜索真正的家庭WIFI,并按要求输入家庭WIFI的SSID(SSID一般默认选中一个)和密码;
3. COCO的WIFI模块连接家庭WIFI成功;
4. 手机连接家庭WIFI,手机APP与COCO插板同处一个WIFI的网络中(必须保证可连通外网),可直接通过网络通讯收发数据。
不过现在还不能算是完全随心所控,因为只有一个继电器,无法针对每个AC位进行远程开关操作,是一大缺憾,后期如果能补充这些控制,应该可以算真正的随心所控了吧。
从包装盒上的提示可以看出,COCO智能插线板同时支持阿里小智(现已改名为“阿里智能”)和智家360按上述原理连接匹配管理,经测试,实际的连接过程在两个APP中的步骤基本一致,唯一不同的是阿里智能APP的控制模式多一些,切换更为方便。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当前插线板已经通过阿里智能加入到同一个家庭WIFI网络中且处于开启状态,则智家APP可以自动扫描出该设备并提示,用户可以一键完成配对操作,不需要经过下面的步骤,反之阿里智能具有同样功能。
随心所控 - 智家360
先来看智家360,打开APP,注册一个新账号,然后点击右上角“+”号一步一步按提示操作,大致的操作过程和上述原理一致。设备添加完成后,可以添加定时打开或关闭电源的模式,比较简单不再多说,图示即可。
随心所控 - 阿里智能
如果已有淘宝账号,可以直接登陆阿里智能,否则同样需要注册账号。进入主界面后,点击“添加设备”按钮,然后一步一步按提示操作,过程同智家360大同小异,都与前述原理一致。
设备添加成功后,自动进入控制面板界面,和智家APP不同的时,阿里智能有多种模式可以设定,每种模式可以设置不同时间的开关方式,意即可以把日常常用的一些开关时间点提前配置成几个固定选项,需要时由用户自由切换,不必每次需要调整时间时还得重新设置一遍。在固定场景模式之外,阿里智能提供了单独的定时开关和延时设置,这样这些模式组合使用,可以有效降低用户的设置频率和时间,这是比智家APP好用的地方之一。
整个测试完成后,在阿里智能中把插板模式设置为“充电保护”,意即1小时后插板关闭电源。关灯以后,家庭移动WIFI的状态灯、插板的状态灯、充电宝的状态灯等等着各种颜色的灯光交替闪烁,在黑暗中营造出一种魔幻的大片场景,不过,1个小时后,所有这些灯光都会根据我的要求一起灭掉消失在黑暗中,想一想这个画面实在太有意思了。
后记
整个体验过程完成后,根据过程中的记录整理出以下优缺点供大家参考,欢迎批评指正,也希望产品团队再接再厉更上层楼。
优点:
1. 外壳采用一次性无痕注塑而成,顶面磨砂侧面抛光,外观清新漂亮,整体做工瑕不掩瑜;
2. 自研的过载保护器,质量技术上乘;
3. 采用秋叶原的保护门,三相无地线插头无法插入,两相插头需要较大力气才能插入,可以有效保护儿童行为;
4. 一体成型的5毫米左右厚度的锡磷铜带,没有任何连接线,铜芯直接焊在PCB上;
5. 全部采用点解电容;
6. WIFI控制模块非常灵敏,通过手机APP开关电源瞬间完成;
7. 支持两种APP控制,给用户更多选择。
改进建议:
1. 做工有部分瑕疵,如过载保护按钮歪掉,顶盖与外壳之间接合缝隙较大,电源开关按钮手感稍显生硬;
2. 两相插孔的保护器过于强硬,需要过大的力气才能插入;
3. MOS管没有单独的散热贴;
4. 只有一个旺荣继电器,不能对4个AC位分路控制;
5. 智家360的APP功能弱一下,在现有产品功能情况仍有完善空间;
6. 插板背面中间的两个保护塞最好提供易于取出的方式。
另外,如果在增加部分空间的前提下,给每个AC位增加一路可控硅调节器,分路控制电压输出,实现远程调节灯光亮度、风扇转速等,会是一种更让人激动的方案,当然成本肯定会上升,但是目前的价格已经不是众筹39元而是京东的79元了,所以再稍稍加加价,就可以实现真正的秀外慧中,随心所控了。
抱歉,产品库没有您要找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