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序言
自行车作为一种交通工具诞生至今已走过百年的风云岁月,时代的发展使其成为最为普通的代步工具,但自行车创新的脚步却从未停止,比如说电动自行车的出现,极大的提升了人们的短途出行体验,2013年“中国电动自行车产业创新高峰论坛”数据显示,中国电动自行车截止2013年保有量已经突破2亿辆,但是就是这么一款群众基础如此广泛的产品,却也有着不少令人诟病的缺点,比如说臃肿笨重的车身、千篇一律的造型,一旦电量不足,蹬起来可不是一般的费劲儿,这还算好的,那种没有脚踏的电动自行车一旦没电就只好变成“手推车”了。
在互联网++传统的变革时代,“万物智能”的理念已深入人心并渐成潮流,电动自行车这个拥有庞大体量,却无法跟上城市发展与科技进步的传统产业,又该如何追上智慧移动、科技时尚、绿色发展的全新世界?杭州云造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云马C1智行车,为这个问题提供了一种解答思路。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索一下这款号称“最懂年轻人的电单车”产品吧。
二、设计
▲“年轻人快乐出行的城市电单车”是云马C1的产品定位,其名字“C1”从城市(city)、经典(classical)、多彩(colours)、云端(cloud)等关键词提炼而来。车型分为男女两款,配色也十分丰富,笔者收到的是男款太空灰配色版,视觉效果更偏黑色,沉稳大气;车座下的亮橙色电池则将青春活力喷薄而出,,整车全重(含电池)16KG,全铝合金三角形车架、CNC立杆、传统金属链条、亮银色铝合金轮毂,可调节车座,整车外形简约又不失大气、复古而又紧随潮流,即使你第一次看到C1,也一定会过目不忘甚至一见钟情。
▲云马C1设计符合人体工学,整车全长1515mm,净高约为945mm,在自行车里算是比较“接地气儿”的高度;前后轮组为20寸,对于骑惯了山地车的笔者来说,看起来稍显小气,不过小轮组也自有其优势所在,它具有相对大的刚性、爬坡响应、弯道灵活性、轻量化等优点,对于定位于城市出行的C1来说,倒也十分般配,不过前后轮挡泥板的缺失算是一大遗憾,云马官方将其设为了可选配件;轮胎气嘴为法式气嘴,优点在于可以手动锁死气门、气闭性好、耐高压、漏气线性较平滑,一般用于中高端自行车上。不过也正因为普及率较低,它需要专门的打气筒或打气嘴,如果出门时没带上转接头或专用打气筒,途中车胎出了问题就麻烦了。
▲云马C1传动部分采用了传统金属链条设计,链条品牌为桂盟(KMC),传动齿比为46T:16T,脚踏选用的则是台湾维格(wellgo)旗下产品,传统金属链条也是当下自行车最为普遍的传动形式,C1若能采用更为轻便安静、无需润滑油的皮带传动就更高大上了,不过这样一来,成本势必也会上升。
▲云马C1车把部分采用CNC立杆,上面设计有铃铛,手机支架和多功能液晶仪表,仪表非常类似于传统码表,但功能却更加强大,通过它可以直接调节助力等级,OFF/ECO/NORMAL/SPORT/ON五种模式随心切换;屏幕带有背光、可显示当前时速、行驶里程(ODO总里程/TRIP单次里程)、电量、故障代码、蓝牙、USB icon等信息,仪表底部甚至还设计有USB插孔,可直接为手机充电。
在外表之下车把还隐藏着中控制动控制系统,简单说就是在你执行刹车动作的一刹那,中控系统立即发出断电指令,电机不再提供动力,以确保自行车迅速停下来,不过由于C1采用的刹车是传统V刹,笔者亲测刹车效果还不是很理想,特别是下坡时候,从刹车动作发出到车子停下来需要一定时间,可以进一步优化。
▲车前灯固定在车架前端,内置了数颗高亮LED灯,可通过上面的按钮切换两种模式:日间行车和夜间照明,只要自行车通电,日间行车灯就无法关闭,笔者刚开始很不解这样的设计,不过后来想想LED等本身并不费电,白天开启在某些情况下还是很有必要的,比如光线不是很好的大雾天气等,不过强迫症可能难以接受白天亮灯,笔者在近几天的外出骑行中好几次遇到路人温馨提醒灯没关的情况,另外,建议前灯切换按钮最好能集成到车把上,便于骑行中直接切换。
▲云马C1的电池部分采用的是三星的18650电芯锂电池,额定容量5.2ah,净重1.2KG,电池充电3小时,可实现55-75KM的骑行助力里程,目测是由20节电芯2600毫安电池组成。电池尾部设计有红色尾灯,有四种显示模式供用户切换,在给电池充电时还可以作为电量指示灯,亮橙色的配色使得整车显得更加灵动,洋溢着青春的活力。电池内侧其实还隐藏着一个USB插口,可作为应急移动电源使用,美中不足的地方就是电池拆卸时候下方的电源线不容易取下,需要一定的技巧。
▲动力系统是电单车的核心部分,而电机则是动力系统的核心,云马C1的电机为无刷电机,额定电压36V,额定功率180W,由云造科技自主研发,可提供超高效率的电能转换,传动转化效率高达86%以上;即使在无电骑行时,相对市 面上198直径的电机磁阻减少80%,这一点笔者最为赞赏,相信有过电动车没电不得不脚蹬经历的小伙伴们都知道传统电机一旦没电,电动车蹬起来那叫一个费劲儿啊。笔者亲测云马C1在断电情况下蹬起来也较为轻巧,除了车子本身较轻外,这个无阻电机更是功不可没。不过该电机的动力输出不算强劲,在纯电动模式下行驶速度最高只能达到20km/h,当然反过来想这样也更为安全。
三、体验
▲骑上去才知道C1男款车架高度还是比较高的,笔者身高174cm,将车座高度调整到最低,坐上去脚尖儿点地才可以站稳当,因此建议骑行者上车时最好车身向身体一方倾斜一定角度跨上横梁再蹬脚踏启动,好在云马C1在开启电动模式时必须要在车子有一定速度时候才会启动电动助力,这一点很好地保证了骑行者的安全。
▲骑惯了传统电动车的人第一次骑上云马C1,一定会对这种混合动力的骑行体验感到十分惊奇,它既可以让你像骑传统自行车一样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又可以在你需要时为你提供贴心助力,让你在疲惫时轻轻蹬下脚踏就可轻松前行,这感觉真的像是在云端骑马,轻盈、飘逸、自由、随心。你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体能强度和实际路况自行设定助力模式,如果你懒得动那就直接切换到纯电动模式,让你在路人讶异于自行车不蹬自行的目光中一骑绝尘,只留下你傲娇的背影。
另外,不得不提的是,云马C1内置了三轴加速度传感器和三轴陀螺仪,在你骑着C1上坡时,C1会根据坡度自行判断出你的动力需求并瞬间为你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无需费力踩踏你就可以轻松上坡。有的小伙伴可能会有疑问:那要是下坡时C1会不会也会突然自动提速呢?根据笔者的体验,云造团队对C1智能模块的优化还是比较给力的,下坡时候C1并不会误判而突然加大动力。
▲夜间骑行体验也十分理想,这当归功于云马C1的高亮度照明系统,前灯开启夜间行车模式后光线明亮又有很好的集中性,可以将车前5米范围照得清清楚楚;后置尾灯则可以根据需要按照四种模式闪亮,为夜间骑行安全保驾护航;车把上的仪表则内置了蓝色背光,便于骑行者随时查看骑行和车况信息。
▲最后说下这个让人“爱恨交加”的车座,外观颜值还是相当的性感的,真皮质感也是相当养眼,但是,在骑行中笔者发现屁股坐上去并不是很舒服,特别是会阴部分,说到这儿男童鞋可能会立即明白,如果骑行时间稍长,这种不适感会进一步加强,再加上车子本身没有减震,遇到路况不好的路段,如果屁股会说话,它一定会叫苦不迭。
四、APP
▲和市面上其他智能硬件产品一样,云马C1作为一款智能电单车,也有与之配套的专属APP,两者通过蓝牙连接绑定后,通过APP可以实现骑行数据监测,定位导航、智能防盗、交流社区以及展示诊断结果等功能,笔者觉得比较实用的是车况监测功能。
▲实际体验下来,笔者觉得这款APP的功能只能说能用,但是还达不到够用、易用的程度,比如里面的车前大灯开关形同虚设,还有防盗功能根本无法开启,笔者推测也许蓝牙版根本就没有防盗功能,既然没有还是不要在APP里面加入了。
五、充电
▲充电时需要先将电池从车身上取下来,用随车附赠的钥匙打开电池保护栓向上提拉电池,并去掉电源线即可将其取下。这个体验不算特别美好,因为电池底部的电源线端口太靠下导致和车轮间隙太狭窄,需要一定技巧才能取下或者安上。
▲拆下电池可以发现电池内测上方的USB插口,外面有软胶塞保护,打开即可看到,这时候电池就相当于一块大容量移动电源,可以给其他数码设备充电;云马C1自带的充电器比较精致小巧,上面有状态指示灯,输出规格为42V,2A,充电效率很好,基本上三小时就可让电池“满血复活”,电池在充电时候四颗指示灯会通过闪烁来显示电量。
六、总结
几天的骑行体验下来,我对云马C1的喜爱程度日益加深,对于我这样一个经常骑电动车上下班的上班族,云马C1给我最大的惊喜就是轻巧灵便的车身和可以自定义设定的助力模式,兴致来了,直接关闭电源来一段纯脚踏骑行,大汗淋漓的感觉也是爽得很,累了就开启到合适的助力模式或者就纯电动骑行,省时省心省力,再加上小巧的车身,到了单位往办公室角落一放就行了。提着它上下楼梯也还算轻松。更何况,如此拉轰的外形,真的让我这个大叔也体验了一把回头率爆棚是一种什么感觉。
云马C1——年轻人的第一台电单车,你值得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