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申请这个手环之前,有幸参加了imo+手环的微信群发布会,对这款手环的创新商业模式、公益运作模式、智能穿戴性能都充满着好奇和兴趣。而随后不久,就有体验的机会,看来虫子与这款imo+手环比较结缘,与善、爱比较结缘。经过几天的体验,现在将手环的基本情况和个人的一些体会与大家分享一下。
——【开箱篇】——
带着太火鸟的海报,一个白色的轻巧的盒子带着满满的爱意,穿越数九寒天,暖暖的摆在了虫子工作台前。
打开盒子,imo+手环的本体映入眼帘,是一个蓝色的而不是虫子想要的黑色,多少有些失落。包装十分简单,甚至有些朴素。不过,这也体现了低碳环保的思维。
先来看一下本体。imo+手环采用了硬质塑料材质,表面采用磨砂哑光处理,带有金属的色泽和质感。中间是一个指示灯模块。指示灯为圆形,中心位置有一个类似“水滴”的小标识,虫子觉得它更像是一个逗号。让手环看起来比较活泼生动。
手环非常小巧。虫子用三个一元的硬币与之进行了比较,大家可以感受一下。
在手环的侧边四周有一道凹陷的边框。这个边框是用于卡住腕带用的。
说明书、售后服务卡、充电器放在一个火柴盒大小的方盒中。手环的腕带是白色的硅胶材质,采用金属边框卡扣的方式,将手环本体嵌入进去。整体看起来非常的轻巧。
手环的背面是两个充电时的金属触点,用于充电使用。从外观看,手环制作十分精密,根据产品介绍,该款产品具有防水功能,洗澡游泳均可佩戴。
手环的充电器也一样精致小巧,设计为一个环形的卡套。
充电时,将黑色充电环套住手环,当金属触电对接后,会有一个轻微的咬合卡顿,从而保证充电时的稳定性,不至于脱落。手环一次充电大约2小时作用,充电一次可以使用10-15天,可以说能耗和续航控制的还是非常不错的。
蓝色的本体配上白色的腕带,看起来十分的清爽,也十分的时尚。
手环腕带的固定模式有点类似我们的腰带,通过一个针孔式固定,然后一个腕带插入式的收纳和压实,让佩戴时可以十分牢固。
腕带的卡针背面有产品的logo,采用合金材质电镀工艺,比较精致。
(指示灯显示示意图)
手环的交互功能主要通过指示灯和震动的方式实现。其中,来电提醒是黄蓝灯闪烁,长时间震动;短信提醒是黄蓝灯闪烁,短震一次;闹钟是黄蓝灯闪烁,短长震10次。
设定目标完成度通过触摸水滴来现实,绿灯为小于30%;绿灯红灯闪烁为30—60%;绿红蓝等交替为60—100%;绿红蓝黄四灯交替闪烁则表示完成100%。
电量低时,触摸水滴,红灯会常亮,提示尽快充电。
当蓝牙连接时,长按水滴会显示蓝牙链接状态,红蓝等交替闪烁表示未连接;蓝色绿色交替闪烁震动,表示已经连接。
imo+手环所体现出的爱心不仅在产品设计风格上,在包装上也体现的十分充分。厂商巧妙的把包装盒设计为一个塑料的小花盆。带有一包压缩土壤和一小包种子。虫子认为,这个寓意很好。
一是种子代表希望、代表生机,通过这个小的用户体验,让用户种下种子,感受爱与生命的意义。
二是种子又预示着开端,让用户从种上种子,使用imo+手环开始,养成好的健身习惯和行善自觉。
三是充分利用资源,变废为宝,体现绿色低碳环保的理念。
于是,虫子就从开箱的那一刻开始,把蕴含爱的意义,象征希望、生机和明天的种子种下,究竟后续如何呢?这里先卖个关子!
——【应用篇】——
与其他智能手环一样,imo+手环也是采用蓝牙连接app模式,来实现手环的各种功能。
扫描手环包装盒上二维码,就可以下载app应用。App初始界面十分简洁直观的介绍了手环的三大功能,健康自己、关爱他人、行善有礼,为爱而生的界面在app运行时闪现。对了,app的名字就叫行善。
与大多数手环一样,行善app也都要求注册账号,当然可以通过微博、qq等社交软件账号登陆。这时,手环运动数据就可以与社交软件的数据共享,更加有利于用户在朋友间进行交流。这个已经成为智能穿戴设备共同的行业标准了。
登陆之后,是连接手环。这个app其实可以独立运行,通过手机的传感器进行数据统计。也就是说即使没有手环,也可以使用该软件,也可以奉献自己的爱心。
而登陆后,会让用户选择一个版本。这里开始虫子有些迷糊,不知道到底有什么用处。后来,通过使用,虫子认为,这个有点类似于网络游戏的服务器。登陆不同的服务器,可以领受不同的公益任务,参加不同的公益活动。而这个版本在使用中,是可以随时切换的。不知道,虫子这个认知是否贴切。
手环的主界面采用底部标签的模式分为五大应用模块。
1、发现:这里主要是选择慈善公益项目,通过行善团、活动、扫码、E行善、直通车等选项,让有爱心的用户可以快捷的选择公益项目,进行捐款,奉献爱心。架起了一个爱心的桥梁纽带,有效解决了我们日常生活中,捐款献爱心找不到渠道和合适项目的问题。
2、我的:这里是关于手环的一些基本设置,不过,这里的架构有些混乱,里面既有个人使用手环的数据,比如睡眠情况就放在我的imo+里,又有网络捐赠排行的数据,还有使用帮助等等。建议架构菜单等还应该梳理的更加清晰一些。
3、行:界面下是用户运动数据的主界面,这里显示非常直观,中间直观显示运动脚步总数,下方是热量、减排、行善数值,再下方则是按照时间记录的运动和休息情况。手环还采用了容错的算法,比如,20步以内的会预先视为盲动,从而提高记步的准确性。
4、善:则是选择公益项目,把运动步数转化的积分进行捐助的项目列表。之前的,如果选择不同的版本,这里的项目会有所不同。
5、能量圈:则是类似于朋友圈的一个网络互动模块。大家可以在这里发一些心情、记录信息等等。由于大多数都是行善公益的主题内容,传播的都是正能量。因此,能量圈的名字倒是十分贴切。
imo+手环十分人性化,提供了详细的功能设置,可以调整手环的灵敏度。常见问题里面,采用了图文并茂加注释的模式,详细介绍使用方式,可以说非常生动。此外,手环还提供在线信息求助,虫子测试一下,互动反馈还是十分及时的。
手环的升级模块似乎有些问题。每次都可以进行升级,升级结束,还可以重复升级。让一头雾水。建议增加一个固件版本的自动识别,只有固件版本低,才启动升级模块。
——【行善篇】——
如前所说,行善app提供了不同的版本,每个版本内收录的公益项目不同。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情感特点,来选择不同的版本和公益项目,来贡献自己的爱心。
而行善的界面下,公益项目还是十分丰富的,并介绍了每个公益项目的募集资金总额、项目简介、排行、资讯等情况。点击行善,就可以进行行善操作。根据自己行动力的数值,可以选择自己的行善金额,支持项目。每次行善都会获得升级积分,提升自己的行善等级。而行善之后,还可以获得数字证书,看起来很有荣誉感。
在app使用过程中,还会出现随机的宝箱。宝箱其实是定向的慈善行动力。这个更多是增加行善的趣味性,让用户有一种玩游戏的感觉,在快乐中行善,把行善作为快乐。
虫子简单用了几天,满满的小奖状收集了不少,发到朋友圈,吸引了不少点赞,虚荣心一下就满足了。
——【思考篇】——
总体而言,imo+公益手环是一款很有特色的产品,它以公益之名而存在,以慈善的模式运作,呼唤着真善美,传递着正能量。
它的产品文化或者说关键词是“由爱而生”,虫子还想再拓展为:“由爱而生、携爱随行”。佩戴着手环,生活的每一天,你都在感受着爱,实践着爱,累积着爱,传递着爱。通过使用这个手环,对爱也有了更多的认识和体会。
第一层的“爱”,是自爱,爱自己的身体,通过手环达到健身的目的,让自己保持一个健康的身体,是对家人、对工作,也是对自己最起码的“爱”。
第二层的“爱”,是博爱,或者叫无害,就是在自己健康的同时,通过选择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减少排放,保护环境,为控制“雾霾”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这是对身边人的“爱”。如果每个人都存有这样的博爱之心,生态文明会提高一个很高的层次。
第三层的“爱”,是仁爱,亲身参与到公益慈善事业中来,与社会其他成员一起,共同完成对弱势群体的关爱,对困难群体的救助,对老幼病残的一点帮助扶住,体现出一个人的品行修为。
第四层的“爱”,是真爱,通过上面三层的“爱”的实践,每个人的心都会得到荡涤、得到净化,自己的言行举止传递着爱,践行着爱的要求,从而让自己的心性、心境、觉悟得到提升。让自己不再困扰于生活中的现实,回归本真和初心,思索生命的价值与意义,人的生命自此得到升华,可谓是,至真至纯的真爱。
——【建议篇】——
简单提个建议。imo+是一个十分简单轻巧的手环,甚至连屏幕都没有。而app的架构层级分类目录等也需要优化和完善。虫子使用了很多手环,绝大多数手环都会在新鲜感过后变得索然无味。而手环的蓝牙连接所附加的来点提醒、信息提醒意义并不大,因为蓝牙连接时,手机肯定就在旁边。而imo+手环又没有显示时间等功能,更多只是随身携带的数据记录和行动力累计。无法替代传统手表的功能。
因此,虫子大胆建议,在手环材质上,可以大胆创新,比如把手环与菩提子等文玩的佛珠念珠结合起来,无论是内涵上、主题上都是十分和谐搭配的。也更加突出手环“爱”的主题。这样,使用者在携带和佩戴上会有更多的选择,手环面对的受众也会极大拓展。
总之,imo+手环,是给虫子很多启示的一次体验。这种体验“爱”的感觉很好。在体验过程中,imo+手环“花盆”里的种子开始萌发了。不管种子将来会长成什么样子。虫子已经确信,爱的种子在虫子心里已经深深扎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