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感科技——进击的bongXX
无感科技——进击的bongXX
2015-12-31 14:51

我记得我曾经说过:在百元的这个档位,我最看好的有三款产品:分别是79块的小米手环,99块的bong2(最近刚刚出了139的bong X也不错),最后还有百元档大黑马37度手环。这三个手环有着亲民的价格和做得比较完善的软件,至少都有比较好的体验环境,是很多人特别是学生党尝鲜的首选。

不过今天我们的主角并不在这三款尝鲜首选之中,毕竟在我看来,一个普通的运动手环,排除各种品牌光环,定价在200以上我都觉得不是尝鲜用户的首选,因为他们的差异性其实并不是很大,如果你有仔细地做比较的话,也许会感觉到有些价值不平衡。

目录

【开箱】---------------------------------------------1

【产品】---------------------------------------------2

【软件】---------------------------------------------3

总结篇】---------------------------------------------4

开箱篇:

如果我愿意一层一层地剥开它的心,我会看见:主角登场了。噔噔邓!

无感科技——进击的bongXX 

一个大大的“X”,我觉得这个名字很符合这一代bong的定位,毕竟这是bong第一次做手表,究竟能不能成功转型呢?这真的是不可预知但又对它充满坚定的希冀。

无感科技——进击的bongXX 

盒子底部可以看到bongXX的一些详细参数,不过那个设备要求那一栏究竟是来干嘛的,是介绍最近国内外各大厂商的旗舰机型吗……实测只要Android4.3及其以上的版本基本都可以完整使用全部功能。

无感科技——进击的bongXX 

好,该开箱了,从现在总结的信息其实我还不可确定手环的具体颜色,毕竟我觉得黑色比较符合男生佩戴。好在大妈跟我的眼光是一样了,打开一看就放心了。

无感科技——进击的bongXX 

盒子的上盖还有一个信封卡槽,看了一下,里面存放了一张说明书和质保卡。这个设计还用心的,挺符合bongXX的定位的。

无感科技——进击的bongXX 

来个全家福,配件其实也不多,不过至少有一根数据线。充电底座质感也不错,就是每次充电都得把手环主体先抠下来,麻烦!

无感科技——进击的bongXX 

产品篇:

bongXX的主体利用了CNC和点胶的技术将金属合金与大猩猩第三代玻璃完美的结合在一起,看起来的确是的确是比千遍一律的百元挡运动手环高档多了,此外一体化的设计也为bongXX带来了30米生活防水的实用功能。

无感科技——进击的bongXX 

不过玻璃屏幕的弊端大家都清楚,简直就是指纹收集器啊!虽然bongXX说过表明镀了一层防指纹膜,但从我实际使用感受来看,作用不大啊!来张图给大伙看看。

无感科技——进击的bongXX 

来一张官方的拆解图解,在这么纤薄的机身里,集成了如此之多的元部件。

无感科技——进击的bongXX 

大猩猩第三代玻璃的屏幕下隐隐可以看出下方集成来了126颗世界最小的LED灯点阵,bong这是在挑战工艺制造的极限啊!这给信息交互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下图是官方给出的显示图案。

 

无感科技——进击的bongXX 

不仅如此,由于内部集成了振动马达,所以bong还为这款产品设计了多达320种震动方式,让用户可以随意设置,一动就可以感知信息源头。

官方的宣传语就是;无需查看,但却明确感知。透过精心设计的震动体验,无需抬手查看,仅仅透过腕部的震动感知,你便会知道,收到的是什么信息。

所以我专门制作了一张动图给大家感受一下。

无感科技——进击的bongXX 

主体背面只有一些信息标志和两个充电用的金属触点,没有无线充电的确是有点可惜,不过想想其实现阶段无线充电其实主要是噱头大,实用性没具体的体现出来。

无感科技——进击的bongXX 

讲到了充电就不得不说一下充电底座这个配件,整体做工挺精致的,不过这个设计我就不怎么满意了,每次充电的生活总要把手表主体先拆下来,先不说重复这步骤磨损了表带的耐用度,人性化这方面就比别家差了,而且充电时间太长了,我试着从50%到100%居然花了1小时56分钟,也就是如果是从0%充满大概要用4个小时,这个充电时间对比无线充电一点优势也没有嘛,希望下一批产品能把输入电流提高点,加快充电速度。

无感科技——进击的bongXX 

无感科技——进击的bongXX 

背面标示着一些参数,可以看到输入电流才50mA,充电速度真的跟蜗牛有得一比……

无感科技——进击的bongXX 

这个是充电时的合体图,屏幕会显示一个电池来表现当前电量进度。

无感科技——进击的bongXX 

接下来看看表带,由于以前我带的是37°手环,所以换成这个时候发现这个表带对比37°真的是很纤细,一开始都没感觉到手表的存在,这在大夏天来说真的是挺不错的。

无感科技——进击的bongXX 

表带的外表面采用了蛇皮纹路设计,强光下还挺像高档的皮带一样`(*∩_∩*)′

无感科技——进击的bongXX 

软件篇

免不了俗,bongXX也是绑定手机注册的,不注册是体验不了APP的。进入之后会有一些操作提示,划一遍就行了。

无感科技——进击的bongXX 

进入软件就可以来到主页面,bongXX主打三个自动模式检测,分别是热量统计,起身运动统计,睡眠时间统计。

无感科技——进击的bongXX 

bong从诞生伊始就一直主打“无感科技”,就是可以自动感应你当前的场景并统计数据。借助bong手环算法上的积累,bongXX系列的手表同样支持多重场景切换下的自动感应,包括入睡、清醒、开始运动、结束运动、坐下、起身等等。目前bongXX所支持的场景识别有以下几种:

无感科技——进击的bongXX 

其实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用到的也就两种,睡眠时间统计和步数统计。这里特别要说的是bongXX的睡眠统计十分精确,注意!我用的是“精确”这个词,bongXX不管你什么时候入睡都能准确识别,且时间判别十分准确,的确是在软件算法上有下过苦功夫的。像以前的37°手环只有在晚上睡觉才会统计睡眠时间,午睡,打瞌睡都不会统计的。

无感科技——进击的bongXX 

Bong有开放了手环的API接口,所以支持第三方团队开发第三方插件,目前来看插件很比较少,不够Bong自家的插件以后够丰富和齐全了,这里以bong+插件来做个示范。

无感科技——进击的bongXX 

还有发布会上所说的打飞机也只是一个宣传手段而已,我想也没人用手表玩这个。

无感科技——进击的bongXX 

APP端的设置界面还是功能挺丰富的,就是功能排版有点乱,希望能整理一下。从我这个页面可以直接看到bongXX手表的剩余电量,方便你随时查看并确定充电时间。

无感科技——进击的bongXX 

这里比较吸引人有倒计时跟消息提醒功能,消息提醒在前面已经说过了,目前支持5种信息,分别是bong消息,来电提醒,短信提醒,QQ提醒,微信提醒。

有了来电提醒这个功能,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漏接电话了,没有这个功能的手环根本就不算是智能手环嘛!至于震动提醒的方式,前面已经介绍过来就不累赘。

无感科技——进击的bongXX 

无感科技——进击的bongXX 

重点来说说倒计时,我觉得这是bongXX的一个差异卖点啊,你想想这个应用场景多广泛,可以作为午睡倒计时,也可以在你泡方便面的手环倒计时一下时间,哈哈,以后再也不用看着秒表倒计时了。推荐大家设置在3分钟左右,因为这个时间段应该是最常用的了。毕竟午睡倒计时可以用起床提醒来设置,功能就不重复了。

无感科技——进击的bongXX 

对了,bongXX还支持将运动数据同步到QQ和微信的健康平台,让你可以和众多好友互相PK,在竞争的乐趣中运动。

无感科技——进击的bongXX 

 

总结篇

Bong在MOTO 360等相对独立的智能手表形态上探索了一条新的思路,以距身体最近的手腕连接其他智能硬件,希望依托强大的算法触发更多具有想象力的场景。至于这个场景有多大,产品价值有多大,更多在于生态能构建得有多大,否则智能手表与手环的界限就很模糊。这次攻壳科技从bong2的手环到bongx的手表的成功转型,也找到了手表产品和用户场景之间的一个独特平衡——不麻烦而又产生价值。很希望在未来Bong能够完善这个生态圈,也相信在未来bong能够做到:入睡关灯,起床放音乐,跑步开始放音乐,坐下后电脑解锁等等。

优点:

1、一体化设计,整体性强,防水性能优秀;

2、有屏幕显示,可以看时间,别小看这个功能,还挺重要的,省了手表位置;

3、精准的自动识别算法,可以自动识别当前的运动场景;

4、全网独一无二的主动式激励运动机制,带动你的运动热情;

5、表带纤细,佩戴舒适,基本无感,符合bong的产品定位;

6、功能丰富,有倒计时跟多种消息震动提醒功能。

改进建议:

1、充电底座应该改改,每次充电都要把主体给抠下来,对表带的寿命感到担忧;

2、承接上一点,充电速度有点慢,建议加大输入电流;

3、APP端的设计逻辑有些混乱,期待改进,像那个打飞机完全是噱头而已嘛;

4、最后就是定价的问题了,从目前的使用情况来看,要我多掏出一倍的价格来升级bongXX的吸引力真的是比较低,希望后期能扩大产品差异性。

分享:
爱搞机试用文章由网友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
AirMax
普通
搞机爱好者 对于数码的发展有自己的理解
分享微博 分享微信
爱搞机微信

爱搞机微信

搞机啦微信

搞机啦微信

推荐产品

抱歉,产品库没有您要找的产品

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