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小的时候总听到一个谜语:一粒谷,胀破屋。不知道谜底那会,总是会围绕着外婆问答案到底是什么?后来渐渐年长,明白了谜底为什么是灯。
科技改变生活,我们要感谢爱迪生发明了电灯,哈哈`(*∩_∩*)′……时至今日,电灯已经不足为奇,智能灯也见外不怪,但是一款既不需要配对也不需要WiFi的声控的灯就有点意思了。荣幸之至,今天薇儿有幸和大家一起分享这个有意思的小家伙——嘿—灯!
▲嘿灯的外包装及其的简单,经典的白加黑纸盒。正面印有嘿灯logo和官网。
▲侧面APP的下载二维码(扫码即控)。
▲另一侧面则是嘿灯的尺寸、重量、功耗以及厂家等信息。
开箱:
▲一如既往的简洁明了。除了嘿灯就剩下开和关的两张二维码。
细节:
▲灯泡最顶部印有黑色字体:嘿.灯。
▲嘿灯灯泡部分采用塑料绝缘材质。接口处材质采用铝。这样的设计让嘿灯的使用更安全。整个嘿灯重量只有135g,拿在手中没有任何的累赘感。11.6*6.22cm的大小而适用,和普通家用灯泡亦没有太大的出入。
▲嘿灯采用螺旋基座,中间部分有略微凹进去的小长条纹路,让整个嘿灯更具趣味性。。
▲底部接口类型是E27,平滑的小圆形。
进入使用: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就可以进入到嘿灯遥控界面。
▲操作及其的简单,转动圆盘即可调节嘿灯亮度。总共有10个级别可调节。值得一提的是:如果手机声音过小,嘿灯是无法识别声音从而控制灯泡亮度。当然,手机APP也会提醒你:音量太小,请增加多媒体音量!这是比较人性化的,只是个人觉得这个声音实在有些许刺耳。
▲当你调节嘿灯的级别时,手机端的嘿灯也会根据你设置的级别来显示灯泡的亮度。
▲当嘿灯调节至最大等级10的时候,手机端嘿灯也会显示灯泡全亮状态。
▲亮点来了:仔细观察左右两图你会发现嘿灯显示颜色不一样。一个是白色,一个是暖黄色。这也是嘿灯的一大亮点了,既可以选择白炽灯,又可以选择护眼又温馨的小黄灯。(点击ON符号左侧白色符号+即可变白炽灯,点击OFF右侧黄色符号+即可变小黄灯)
虽说嘿灯的功耗小,只有6W,但是亮度还是蛮给力的。个薇儿家中用的台灯比起来那就高了好几个档次啦。下面附上两张在嘿灯下的拍照样张图(原图)。
▲白炽灯10级
▲小黄灯10级
▲通过对比可发现暖白两色照明下的桌面还是有些许区别的,这就看个人喜好去选择啦……
总结:
嘿灯的创始人张雷在做这个产品之前,是360的产品顾问。既做过硬件又做过软件的他设计了这样一款与众不用的嘿灯,也确实遭来了不少的热议,张雷甚至宣称要将嘿灯普及到家用照明中去。这样的想法着实是好。
科技改变生活,科技服务于生活……
嘿灯确实有它独特的优点所在:
很多的中老年都不会使用蓝牙或者WiFi,嘿灯的设计就弥补了这样的空缺。极易的操作让我们都能体验科技带来的快乐。
当然,嘿灯也有一些不足之处:
1、当你离嘿灯有定的距离时,即便你把多媒体调至最大声,嘿灯也是识别不到的。
2、声控嘿灯需要发出一定大小的声音,声音并不是那么好听并且还有些刺耳。试想一下: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身边的人已经睡着,你这一开灯不把人吵醒才怪!
不过曾经看过一个设计家说过一句话:一个好的创意是可以掩盖很多的不足的。嘿灯确实一个不错的创意设计。相信以后也会升级做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