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众眼中,四轴无人飞行器一直是金贵脆弱的科技产品,怕风怕摔怕没电,而Splash Drone则把防水防摔的小强属性做到了无人机上。
Splash Drone最早是在国外推出,因为自带“三防”特性,所以除了普通的航拍外,机器也被用在了“电力、油气田、森林防火、森海捕鱼、海上救援”等其他无人机无法工作的场合。
除了暴雨天气也能起飞外,机器也能在水中起降/滑行,在一定高度内摔落水中,甚至潜入水中都不成问题,它也是现时市面上,唯一可以做“潜水艇”的无人机。
重量 1750g,轴距 450mm,螺旋桨尺寸12寸
最大起飞重量 2.5Kg,最大载重 1kg
悬停精度 0.2 m
最大横向/前倾飞行角度 30°
最大升降速度 2m/s,最大飞行速度 6m/s(GPS & 姿态模式 )
电池容量 14.8V 4500mah,最大飞行时间 19 分钟
2.4 GHz 遥控器,5.8Ghz 600mw图传
遥控距离 1.0 Km,由4颗AA电池供电
更新于2016-05-07:
AUTO旗舰版
目前文中版本的机器已经停售,最新版分为三个版本:AUTO旗舰版10400元(配备图传、云台和摄像头),SAR钓鱼版9100元,RTF基础版7150元(无图传、云台和摄像头)。
机器采用铝制手提箱作为包装,手提箱中间有Splash Drone的品牌logo,平时放飞也能直接使用,反而比常规的一次性纸盒包装要环保。手提箱的体型足有一个电脑主机大小,相当结实有分量。
便携铝箱上层是缓冲用的消音海绵,下层的缓冲材料开出了众多储物格,机器和众多相关配件都在里面。
机器的零件很多,上图左侧是图传显示器的固定配件,右侧上方是投放器,右侧下方是云台控制板。
图传显示器的固定螺丝都有3种规格,而且还统一多配了一颗。
云台控制板体型很小,除了调试用的micro-USB接口外,还有一个4针接口和2个3针接口。
投放器通过电机控制左侧环扣的开关。估计汪峰求婚时,用的也是类似的投放器。
因为投放器的供电和控制电路都在无人机内部,所以线材中间有个铝合金密封圈,用于保持机身密封,而密封圈内是黑色的防水胶。
电源和线材配件也不少,上图左上角的是电源适配器,它右边的是图传显示器用的AV三色线,适配器下方是机身电池,而4颗5号电池用于为遥控器供电。
14.8V 4200mAh的机身锂电池为软包装,侧边甚至可以隐约看到里面的4片锂电池,电池边上伸出来的,分别是充电和输出电线路(粗的为输出)。
电源适配器有自己的独立包装。
适配器的样子比较炫酷,侧边并列摆放了3、4、5脚接口,可以同时为多个设备充电。
背面为电源输入接口,左侧的散热格栅里面甚至还有自己的散热风扇。
底面贴有使用警告。
遥控的造型和普通的航模很像,通体为全黑磨砂塑料,没有常见的硅胶防滑垫。遥控背面是PS2调试接口,由4颗5号电池供电。
遥控左上角是GPS/姿态模式切换拨杆,右上角是IOC模式拨杆,摇杆边上和下方都有控制开关,顶上的两个旋钮用于控制摄像头的左右以及俯仰。摇杆上的防滑齿数目较少,按压起来稍微有点“割手”。
遥控下方,是用于显示无人机的“GPS、速度、电池”等重要飞行信息的显示器,显示器边上的是相关的控制按钮。
遥控显示器的分辨率不高,不过带有背光,可以保证阳光和弱光下的可读性。
左侧是双接收的FPV图传(First Person View的缩写,即“第一人称主视角”),采用7寸LCD显示屏。其体型较厚,表面有类肤涂层。右侧是它的遮阳罩以及天线。
显示屏下方是相关的控制按钮和调试接口(最右侧蓝色那个)。
背面左侧是开关,两侧有散热网格,右侧圆形网格下的是扬声器。
显示屏上方是双天线接口,左侧是充电接口,右侧是视频信号接口
显示屏电池仓里的是双芯的1800mAh锂电池。
充电和放电线路采用了不同颜色标示。
遮阳罩还可以顺便作为显示屏保护盖使用,打开遮阳罩上盖,两侧的挡板可以自动弹出。
防水云台下挂着的是GoPro防水壳,后面拖着一堆控制和供电线材。
铝合金云台和防水壳都很有分量,所以云台的减震器要比普通无人机硬很多。
防水壳内部构造变化不大,但边上的wifi控制按钮,被改成了mini-USB接口的走线。
铝合金云台造型很粗犷,可能是为了可靠性考虑,云台只有两轴。
云台和投放器都是机身外的挂载物,所以线材上同样有铝合金密封圈,不过密封胶变成了白色。
线材很多,但都有标明接口名称,可以大大降低装配难度。
防水无人机本身的配件就显得简单很多了,只有12寸的碳纤维螺旋桨和快拆脚架。
紧螺旋桨上有不同的颜色标明正反旋,碳纤维非常轻薄但异常坚硬,碰撞声音和触感都有点像金属。
脚架连接处和边缘都是减震用的软橡胶。
机器常见的红白配色,机身材料为ABS热塑性聚合物,而且其有一定的厚度,机身相当结实。体型和体重都要比精灵3、零度Xplorer等产品要大一个档。
机身顶部很简洁,中间是可以打开的透明防水盖;底部则是非常密集的固定螺丝。
旋开边上的密封盖,外挂件((投放器/云台等)的线材就可以通过,配合线材中间的密封圈就可以防水了。
脚架固定端是相当粗犷厚实的铝合金架。
防水电机侧边印有产品logo,外观看起来和其他无人机分别不大。电机没有采用不同颜色标明正反旋翼,但就算放反了,自紧螺旋桨本身也是旋不进去的。
顶部的透明防水盖使用4颗粗壮的螺钉固定,因为换电池和调试经常要打开,所以螺钉头很大并有防滑纹路。
透明防水盖正中间的纳米膜可以透气防水,以便机器内部的气压计可以正常工作。机器的外还有一圈防水垫圈。
机身内部左上角,是“蘑菇状”的GPS天线,它旁边放下了调试用的micro-USB接口以及工作指示灯。
再右侧是无人机核心之一的飞控(飞行控制)模块。
旋翼腿内可以看到封装好电机电路。
再下方是电池的固定绑带,以及电池的2pin接口。绑定电池之后,其实机身内部还是有很多空间的。
加上螺旋桨和支架后的造型。
厂商在国外众筹的时候,甚至还动用了消防车进行暴雨飞行的模拟测试。但它的实际“游泳”防摔表现,以及航拍水平究竟会如何呢?相关问题都会在之后的视频评测中进行解答,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