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科普:为什么我们感觉iPhone比Android手机更流畅?
爱科普:为什么我们感觉iPhone比Android手机更流畅?


苹果在不久前发布了iPhone 5,平心而论,iPhone 5的硬件参数并不算十分出色:1.3G的双核CPU、1GB的RAM,而在Android手机中,四核CPU、2GB RAM的可以说一抓一大把,但在使用起来这些硬件参数比iPhone要好的Android旗舰机却是不如iPhone流畅,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硬件参数不代表一切。

iPhone 5采用苹果新的SoC(System-On-a-Chip)芯片A6,SoC技术的一大关键优势是可以降低系统板上因信号在多个芯片之间进出带来的延迟而导致的性能局限,它也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降低了总的系统成本。苹果是最早将SoC用于手机设计的公司之一,在此领域有着较大的优势。

A6使用32nm HKMG工艺制造,采用的是ARMV7指令集,没有直接使用A9内核。相比起A5芯片,A6 拥有高一倍的 CPU 和 GPU 性能,启动 Pages 应用的速度是以前的 2.1倍,开启 Keynotes 文件的速度则是以前的 1.7倍。虽然这块芯片在频率和核心上并不占优势,但在部分单线程的测试中与Android平台通用性能最强的Exynos 4412相比毫不逊色(关于手机通用性能评测详见《雷锋科普:如何衡量一台手机的性能?》)。

另外,即便CPU参数不占优势,但苹果在GPU一直是领先的,这也是为什么iPhone的图像表现比Android手机好的重要原因。

其次,在图像的特效处理上,iOS和Android采用了不同的方式。

我们都知道,iOS不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而是一个专门为了少数硬件优化过的系统。这使得iOS下图像的特效处理可以利用GPU来进行硬件加速,与软件无关。而Android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为了适应不同的手机硬件,很多图形特效都需要利用软件进行渲染,效率较低。凭借“Project Butter”,Google在在4.1版本中已经做了一定的改进,但也无法做到所有特效都靠GPU硬件加速。

最后,两者的系统架构不同。

这就要从历史说起了。

Android成立于2003 年,早期的Android是以取代当时市面上流行的BB/Palm/S60为目标的,并不是一个以“触摸”为核心的系统;2005年,Android被Google收购,差不多同期苹果开始进行iOS的研发,苹果对iOS的定位是:一个完全为手指触摸开发的系统、一个要颠覆 PC/Mac 模式的系统,而且不以现有的任何产品为目标。

Android是由Linux的kernal加上Java的shell和虚拟机来运行的,而iOS的系统架构与Mac OS相似,在Mac OS上面增加了通讯和触摸( Cocoa Touch )层,同时保证了iOS系统的强大功能和稳定性。相对iOS的Objectiv-C,Android的Java虚拟机效率低下,需要占用大量内存才能获得较为流畅的速度,而且Android的内存回收机制会直接导致界面的卡顿现象,虽然Google在2.3版本进行了改善,但并未完全解决这一问题。

在iPhone发布之后,Google对Android进行了快速改善,将其改造成为一个适合于触摸操作的系统,但Android最初并非专门为触摸而设计,在框架上还有着一定的局限性,但要想重写UI框架已经不可能了。简单的说,Android一直以来都是在原有架构上打补丁,自然无法与iOS相比。

除了架构上的差异,二者还存在着对触屏响应等方面的细微差异,iOS是将用户的触屏操作放在第一优先级处理的,但Android对触屏操作的处理优先级就要略低一些,当系统繁忙的时候自然就不如iOS流畅了。

尽管大多数Android手机没有iPhone那么精致和流畅,但不同用户的需求是多样的,Android的生命力正是在于其多样性,毕竟,iPhone再好也无法满足所有人的需求,话说回来,如果我们身边的人都拿着同一部手机,那才是一件无趣的事情。

分享:
Master
编辑
已婚大叔,不吐槽会死星人。我所说的都是错的。
分享微博 分享微信
爱搞机微信

爱搞机微信

搞机啦微信

搞机啦微信

推荐产品

抱歉,产品库没有您要找的产品

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