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拿iPhone到处乱拍么?喜欢用iPhone把他、她、它记录下来么?是不是觉得iPhone拍照好棒?是不是随随便便就存几百张了?哎呀,那么多,翻阅起来怎么看得来啊!
我们平日里管理照片的方式有这几种:普通用户通过自己导出存硬盘;文艺用户打包发到社交圈;Geek用户采用Nas或私人服务器进行备份保存。但是,随着目前手机拍照技术的日益增强,手机拍照的比例也变得越来越重,回头浏览下照片却发现又多又难找。或许,我们现在急切需要一款App让我们在手机上进行照片的日常管理。(尤其是某个座)
Fotojam就这一款这种软件,一款可以称得上小而精的软件,拥有强大的自定义分类功能,还允许用户加入文字说明、标签。(才2.8M,作为一个iOS应用没超过10M,你好意思么?)操作界面非常简单,点击左上角/右滑后出现分类。“所有”、“视频”、“照片”、“图片”、“屏幕截图”、“壁纸”、“自定义相册”,一共七个默认分类,自动分类,壁纸不是截图,截图也变不成照片,智能化管理,杜绝交集的存在。(好像是超厉害的样子耶,好像是......)
为什么会说好像?我们一条一条说,首先“所有”跟“视频”这俩分类不会有问题的(有问题那叫BUG)。先是“照片”分类,用手机摄像头拍的照片确实全部都在里头,毕竟把EXIF信息一抓,全部到位是很正常的。但是,这个分类里的鱼目混珠的宝贝却也不少。就像......
接下来轮到啥了?对,“图片”。一般来说我们经常会在社交圈跟网页上看到许多漂亮的图片,情不自禁地点击保存按钮。当我们需要去社交圈分(zhuang)享(bi)的时候,嘿嘿......但是无论怎么发,也不能发些屏幕截图啊......
接着是“屏幕截图”,总算是欣慰了一把,虽然个别几张不在这儿,但至少没有鱼目混珠的现象,作者加油,请继续改善算法。轮到最后的“壁纸”了,比较喜感,因为......即使不是壁纸,却真的很适合拿来当壁纸。
基于笔者的图库来看,软件的算法着实需要重新优化,在一些本不应出现的环节上掉链子,是很不应该的。像“照片”的分类,按理说只要不做强制处理,照片的EXIF信息是会一直保留直到删除,可惜笔者用DC拍摄的照片却无一幸免离开了“照片”分类。“屏幕截图”方面,似乎是按照比例与分辨率来识别的,经过处理过的截图也会被抛弃在“图片”分类中。“壁纸”的话,应该就是综合上述分类所残留的图片将统统流放到壁纸分类。
说完缺点,是时候扯扯Fotojam的精髓了。真正强大之处了。在创建相册一栏中,软件给出9中分类法:时间、尺寸、地理位置、出自XX器材品牌、出自XX器材、来自XX软件/拍照程序、评论、标签、文件拓展名。可以通过“,”、“+”、“-”来强化选项分类。(留给用户足够的定制空间,值得赞赏!)9种分类,三种判断,12种元素能组合成多少种可能来着?笔者数体教,在这里只好......嘿嘿。
如果你是一个Geek玩家,请转身学习《Swift》,用户需要你的才华。如果你是文艺用户、普通用户,请享受程序员给你带来的舒适与便利。